《預算迴響》港大經濟學者:派1萬元現金的經濟效益未必大

<匯港通訊> 對於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發表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提到向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派1萬元現金。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首席講師謝國生認為,派1萬元雖然可以獲得各政黨支持,但其政治作用大於實質經濟效益,因一般有經濟能力的家庭,在如今的經濟氣候中未必會增加消費,反而會把錢儲起。倘若派錢需時,對有需要的家庭又未能解燃眉之急。對於公營房屋供應於未來5年增加10萬個單位,因目前樓價仍然高企及辣招綑綁樓市供應,對重建置業階梯作用不大。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稱,整體而言,預算案應對今年香港經濟放緩風險和失業率上升的方向正確。預算案中,相信最受市民歡迎的部分是派1萬元現金,鑑於消費者信心會因經濟增長放緩而下降,因此發放現金將對經濟產生正面影響。在經濟學上,是次措施的影響仍然是未知之數。他就認為,這政策對經濟影響未必很大,但這是所有政黨都要求的,也切合每個人的期望。

另外,減少納稅人的薪俸稅亦預期會有正面效果,但由於納稅人(相對富裕的人)的邊際消費傾向往往較小,並且可以從中受益的人數不到200萬,預計會比發放1萬元現金的影響較少。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滙豐基金(環球經濟與企業策略)教授陶志剛認為,香港需要制定長遠的發展戰略,主要通過增進香港經濟在長期發展中的競爭力,從而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只要堅持香港的長期發展戰略,任何財政赤字都是暫時性的,否則即使財政有盈餘也都難以持續。 (CC)

#預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