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觀點:婚姻沒有你想像的差,媒體才是污名婚姻的元凶!

為了解決少子女化問題,政府花了上千萬元委託民間機構、學者,至少做出6份以上的研究報告。

其中多數的研究結果,都建議政府要著眼在生育津貼、公共托育、友善企業、友善交通、社會住宅等「補助式政策」(又稱殘補式政策)。但問題是,無論官方或民間的調查,大多年輕人難以因為一個月幾千元的津貼而產生願意懷孕生子的意念。如果補助是為了解決擔心養不起孩子的問題,不生不就好了?殘補式政策最大的問題是:證明行為本身讓人顧忌,所以才需要補助。更何況刺激的誘因不夠大,難以發揮效果。另外,中研院的研究指出,46%的女性結婚的原因在於懷孕。此可證明,至少將近一半女性不是因為政府的補助而懷孕。

這下問題來了,到底如何才能讓年輕女性願婚、願生?

我們願意再說一次,根據世新大學愛情中心的調查,年輕人之所以不願結婚、生育,首要原因是「不明白婚姻、家庭的意義與價值」。意思就是,沒有看到好的婚姻家庭樣板,所以找不到婚姻、家庭的意義與價值,才是讓年輕人對進入婚姻、組成家庭卻步的主因。如果在我們身旁看到的都是婚姻、家庭的錯誤示範,年輕人為什麼還是自投羅網,自己給自己找罪受,這才是不婚、不生的主因。

南韓也是一樣,根據2018年的調查,韓國適婚女性只有22.4%願意投入婚姻,因為結了婚要侍奉公婆,這是韓國家庭的傳統價值,到目前為止,南韓政府每年還頒發「孝媳獎」。原本是「鼓勵美德」,沒想到卻把年輕女性都嚇壞了。

所以,問題在於,整個社會把「婚姻家庭」污名化,才是年輕人不婚、不生的主因之一。君不見每天在媒體上,關於婚姻,都是我國的離婚率有多高、那個名人又離婚了,然後婚姻不合要趕快離,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將婚姻家庭惡質的一面擴大化,讓人人都認為結婚生子是給自己找麻煩。

然而,研究顯示跟一般人的想像大相逕庭。1980年代對婚姻的研究,婚姻滿意度在生第一胎之後便開始下降,到孩子青春期時最低,一直要到孩子離巢之後才會上升,中間都是「苦日子」。很多婚姻教育也不斷提到這點。但最新10年的研究推翻了這個結論,即便是離婚率最高、高達近半數已婚者一生至少得面臨一次離婚的美國,大多數人對整體婚姻的滿意度是高於50%的。之所以離婚,絕大多數原因在於婚前關係就有問題,例如同居、奉子成婚等等。而離婚的導火線則是偶發事件、一時衝動,而非婚姻滿意度欠佳。所以,現代的離婚率不能證實一般人的婚姻品質都不好;甚至在婚姻關係中,大多數婚姻中人對婚姻滿意的時間遠高於不滿意。但這些媒體都沒有報導,只不斷擴大離婚、外遇、家暴的個案,婚姻受到的污名讓人不再憧憬了。

生育更是,媒體大幅報導生育的負擔、影響父母的生涯發展及自由、甚至時有對父母施以暴力的新聞,讓還沒有年育之人不再認為生育是喜悅、是人生的一部分。殊不知,研究顯示,絕大部分的父母雖然同意養兒育女的確會對個人職涯造成影響,但養育兒女的成就及喜悅不但會讓人忘卻養育的辛苦,而且更高於單身未婚時的快樂。同時生養兒女對人的成熟與發展有重要的啟發,特別是進入婚姻家庭、有育兒經驗的主管,較能同理年輕人的想法,以致在職涯上較為突出。這些事實,因為媒體沒有報導,所以一般人才會對婚姻及生育產生錯誤的印象,間接造成臺灣的低生育率。

因此,求求媒體諸公,別再以少數的個案擴大婚姻家庭的污名;也請政府在少子化政策上用力強化婚前及婚姻教育,特別切莫再強調臺灣的離婚率。臺灣早已不是亞洲的離婚率冠軍,在世界各國也遠低於部分歐、美國家,2020年的離婚率更低!

讓我們用正確的方式解讀婚姻、家庭,重塑年輕一代對婚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