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堂遊

去歐洲旅行,無論你是否有宗教信仰,作為遊客都少不免都會到當地的教堂去觀看一下,欣賞一下西方的建築以及了解一下其歷史文化背景。回頭看,其實香港也有大大小小不同的教堂,我們何不也換上旅行的角度,去一睹本地的教堂建築?

多年來有過很多傳教士來港,為這片土地建立神聖、莊嚴,也富有美感、歐陸風情的建築。就讓我們在繁忙的城市裡,躲進這些建築,在靜謐中停下來,思考人生。

除了十字架,有甚麼看?
在教堂外面,不妨遠觀教堂的整體建築。香港的教堂早在殖民時期建成,歷史悠久,具各時期的建築特色,如圓拱頂、肋狀拱頂、大窗等。細心看,還可發現很細緻的雕刻與裝飾,以及一些歲月留下的痕跡。

聖公會聖約翰座堂

殖民時代,不少傳教士來到香港積極宣教。位於香港中區花園道的聖公會聖約翰座堂,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西式教會建築物,於 1849 年落成,經歷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日佔時期,至今成立一百七十多年。座堂外形簡樸的建築形式是參考了 13 世紀初英倫及哥德式建築模式,現為法定古蹟。

教堂經過歲月的洗禮,滿佈歷史的痕跡,例如在中殿南邊第一行有皇室的徽章,那是 1997 年回歸前,留給港督或任何到訪香港之英國皇室成員所用、位於北耳堂的洗禮盤是 1890 年的石器等等,在這裡走一轉,彷彿見證了不少香港的重大歷史時刻。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

座落於銅鑼灣大坑道的聖公會聖馬利亞堂教堂,於 1911 年成立,當時原是收留貧苦婦女的棲留院,屬一級歷史建築,也是中西合璧的例子。當時信息傳送不發達,教會為了吸引本地人,就在建築上採用了中國古典風格,所以有些人或誤會它是中國廟宇。

踏進教堂,雖仍是西式教堂的設計,但處處都見到融入中國古典風格,例如椅子加上中式花紋、有一個蓮花座講道臺等等,可以從中窺探當時外來文化如何融入本地的文化。

聖德肋撒堂

三十年代,九龍塘一帶人口增加,教區決定設立新堂,於是在九龍塘太子道建立聖德肋撒堂。教堂屬羅馬式建築,由荷蘭的神父設計,於 1932 年建成。門廊由格林多式的石柱支撐,以圓拱為主,感覺莊重。陽光透過黃綠色的玻璃窗散落在教堂中,優雅脫俗。


為了紀念聖女德肋撒的簡樸精神,教堂內的裝飾有心思但不花巧,踏入教堂後就感受到純樸脫俗
的氣質。

有些教堂不是時常對外開放,要先留意開放時間。不過即使站在外面,也別有一番感受。有機會的話,還可去遠一點,到長洲的花地瑪聖母堂、西貢的聖心堂、蒲扶林的伯大尼修院看看吧!

撰文:蒲
攝影: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