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兜鈴屬植物與馬兜鈴酸腎病

香港馬兜鈴(Aristolochia westlandii)
香港馬兜鈴(Aristolochia westlandii)

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馬兜鈴屬(Aristolochia)植物全世界約400種,其中約1/4曾在世界各地不同的醫學體系中使用。例如,廣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的根曾是中藥「防己」的來源之一;鐵線蓮狀馬兜鈴(A. clematitis)的根或帶花全株在歐洲曾經大名鼎鼎,稱為「生殖草(birthwort)」。但是,在本屬植物中普遍存在的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類成分(硝基菲類化合物),可能導致馬兜鈴酸腎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和泌尿道上皮細胞癌(urothelial carcinoma),在醫學界定性為有遺傳毒性的致癌物(genotoxic carcinogen)。而廣防己和鐵線蓮狀馬兜鈴正是國際醫學界高度關注的兩位馬兜鈴屬的「反派明星」,前者引致「中草藥腎病(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一詞,後者與巴爾幹地方性腎病(Balkan endemic nephropathy)密切相關。

19905月至19925月的2年間,大約1800位女士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間私人診所參加了瘦身療程(slimming regimen),採用的療法包括低卡路里膳食、心理諮詢、皮下注射藥物和口服藥物膠囊,但其中的105位參加者不幸陸續罹患間質性腎炎並發展成為終末期腎臟疾病,需要洗腎或者換腎。調查發現,事故由其中一種口服膠囊造成,該膠囊的主要組成是兩種中藥粉末——粉防己和厚樸。前者為防己科(Menispermaceae)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的根;後者為木蘭科(Magnoliaceae)植物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的樹皮,二者均不含馬兜鈴酸。但是,當時中藥材市場上防己類藥材的流通並不規範,可能涉及11個不同的物種,其中的主流商品是粉防己和廣防己。涉事膠囊的主藥之一粉防己在流通環節中被含有馬兜鈴酸的廣防己替代或混入。用廣防己代替粉防己,在藥材供應環節最多只能算是無心之過,但代價卻極其慘痛。此案發生後,比利時的醫生在1994年開始使用「中草藥腎病」這一名詞,在世界醫學界引起強烈反響。

受廣防己是涉事元兇的啟發,困擾歐洲幾十年的巴爾幹地方性腎病發病原因也逐漸清晰。

這是一種在1956年就有記載的地方性慢性腎病,多發生在多瑙河流域的保加利亞等地的農村。而鐵線蓮狀馬兜鈴在當地的麥田裡是常見的雜草,在每年的麥子收割時節,其種子有可能混入麥粒而最終製成麵粉和麵包食用。早在1969年就有學者懷疑此病與長期食用被鐵線蓮狀馬兜鈴的種子污染的麵粉有關。但是這種推測一直未引起歐洲醫學界的重視,直到「中草藥腎病」在比利時爆發。現代的研究已經證實,「中草藥腎病」和巴爾幹地方性腎病均因為人體蓄積了攝入的馬兜鈴酸所致。二者的病理表現均有腎臟萎縮,腎纖維化,細胞浸潤,毛細血管硬化,而且均與泌尿道上皮細胞惡變密切相關。不同的是前者在半年至2年內就可能發展成為終末期腎臟疾病,後者則有家族特徵而且發展緩慢,約在20年後發展成為終末期腎臟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中草藥腎病」一詞的打擊面太大,其作為醫學名詞本身也不夠嚴謹。2001年起,醫學界開始提倡棄用「中草藥腎病」,改用馬兜鈴酸腎病這一專有名詞,以準確反映客觀實際。

在香港,多樣化的自然生態環境也蘊育了以下6種馬兜鈴屬植物:長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championii),福氏馬兜鈴(通城虎)(A. fordiana),柔毛馬兜鈴(A. mollis),印度馬兜鈴(耳葉馬兜鈴)(A. tagala),海邊馬兜鈴(田氏馬兜鈴)(A. thwaitesii)和香港馬兜鈴(威氏馬兜鈴)(A. westlandii)。這些本地原生的植物,各展風姿,特別是其中的香港馬兜鈴,可謂奇花名卉,美不勝收。我們在駐足欣賞的同時,也應該瞭解,香港從 200461日起,已經停止進口及銷售馬兜鈴屬的中藥材及其製劑(http://www.cmd.gov.hk/html/b5/health_info/publication/AdverseEvents13.html)。馬兜鈴屬植物的藥用價值如今已基本宣告終結。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教學科研部一級講師郭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