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撥50億設公益研究院 李家超:推動香港成國際慈善中心
香港賽馬會昨天舉辦香港國際慈善論壇,在開幕典禮上宣布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並承諾撥款50億元作為研究院的初始基金。馬會表示,研究院將致力與基金會、公益慈善持份者和其他機構合作,在本地、區域和全球層面推廣公益慈善的領先思維,為業界構建交流平台,共襄善舉,普惠社群。
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論壇的開幕典禮並致詞指出,香港銳意在公益慈善事業擔任更重要角色,以加強慈善工作的社會影響力,深信馬會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將有助港府推動香港成為領先國際的慈善中心。
他提到,上周百年一遇暴雨襲港,有賴地區組織等協助善後,而慈善活動是不可缺少的,政府將繼續推動跨界合作,鼓勵各界共同應對社會問題。
搭建平台 參與大型交流
據馬會介紹,新成立的公益慈善研究院將致力於召集與連繫、提升專業能力,以及開展研究等方面,主要工作包括:搭建平台,滙聚業界領袖、公益慈善家等主要持份者,交流和學習公益慈善領域的經驗,參與本地、區域和全球的大型交流活動;與基金會和其他機構合作,通過聯名出版、案例研究等不同方式,整合並傳揚有關公益慈善領域的知識。
同時,研究院亦會制定方案,提升公益慈善和非牟利機構人員的技巧和能力,提高香港和其他大灣區城市在公益慈善發展的專業水平;並與頂尖大學、院校、基金會、智庫和業界持份者合作,圍繞公益慈善界別共同關注的議題開展研究及委託研究。
利子厚冀集思廣益建平等社會
馬會主席利子厚指出,研究院結合「智、善、行」,即智慧、善款和行動,期望透過成立研究院向業界提供可靠的公益慈善知識、涵蓋不同界別的知識基礎和發展指標,以加強香港、全國、亞洲,甚至其他地區慈善業界的專業化。
一連兩日的香港國際慈善論壇昨開幕,來自全球各地近70位演講嘉賓和1600名業界領袖和代表參與,當中包括慈善組織、學術界、商界、社會和政府代表。
利子厚說,在過去3年,面對通脹高於工資增長,新科技取代固有職業,以及氣候變化威脅弱勢社群等不同挑戰,需要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及加強跨國交流;馬會期望今次論壇能夠就平均分配經濟、教育、醫療資源作深入討論,集思廣益,建設更平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