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首季多賺27% 遊戲收入強彈

騰訊首季多賺27% 遊戲收入強彈

騰訊(00700)各項業務全面恢復增長,今年首季收入按年提升11%至1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勝預期;經調整盈利(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則增長27%,達325億元,符合預期。未成年人保護計劃的影響逐步消退,騰訊本土遊戲收入連跌四季後,首季錄得6%升幅。

談及人工智能(AI)發展,總裁劉熾平表示,集團基礎模型研發進展良好,相信AI會成為業務發展的倍增器。

騰訊ADR昨晚於美市早段微升不足1%,截至今晨1時45分,折合報348.73港元,較本港收市價342.8港元,高1.73%。

《王者榮耀》流水創新高

騰訊首席戰略官James Mitchell提到,數款「長青遊戲」(evergreen games)在首季表現出色,集團期內針對這些遊戲推出新內容,適時進行推廣,取得成效。上線多年的《王者榮耀》及《穿越火線》流水(遊戲付費)均創下歷史新高。2021年發布的自走棋遊戲《金鏟鏟之戰》季度流水按年升逾三成,且日活躍賬戶數在4月突破1000萬。去年7月上線的戰術射擊遊戲《暗區突圍》上季實現增長,日活躍賬戶數和流水齊創新高。

因應未成年人保護計劃,首季本土市場未成年人遊戲時長和流水佔比降至0.4%和0.7%。James Mitchell指出,該項因素亦令遊戲玩家整體購買力提升。

國際遊戲業務受惠《勝利女神:妮姬》及《Triple Match 3D》的強勁表現,以及《Valorant》穩健增長,收入增速加快至25%,錄得132億元。James Mitchell認為,全球遊戲市場已跨越過渡挑戰期,重回增長軌道,預計每年以高單位數增長,相信通過「長青遊戲」運營等方式,騰訊能繼續跑贏行業。

貢獻逾三成收入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上季升14%,收入錄得487億元。得益於商業支付活動增加,金融科技收入重回雙位數增長。企業服務收入亦按年實現正增長,除了受惠部分雲服務銷售額提高,視頻號直播帶貨交易相關的技術服務費首次創造收入。

網絡廣告表現不及預期

近期多家雲服務廠商減價,騰訊雲也宣布多款核心產品降價,最高減幅40%。James Mitchell回應稱,減價對集團整體影響有限,因雲業務收入佔比僅為單位數,且降價只針對部分產品。從行業角度而言,頻寬等成本逐漸下降,廠商進行減價實際上是合理之舉。

網絡廣告業務方面,首季收入按年提升17%至210億元,儘管高於上一季度15%的升幅,但仍不及市場預期。

微信視頻號(影音號)是廣告業務增長重要動力,據業績披露,視頻號的用戶使用時長及播放量均迅速攀升,正致力培育創作生態,包括升級對新創作者的入駐扶持,提供流量激勵、內容創作工具等。上季視頻號的日活躍創作者及日均視頻上傳量較去年同期倍增。

AI勢成業務發展倍增器

目前外界關注騰訊在AI領域的發展,劉熾平預期,未來市面上會出現不少AI模型,大型企業的模型不單用於支持自家業務,同時會服務其他企業和消費者。初創有機會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推出行業模型等,行業將會「非常蓬勃」。他續說,目前晶片大致充足,各個廠商正進行儲備,短期可能會出現短缺,惟最終AI模型開發商能夠擁有足夠的晶片。

被問及混元大模型的開發,劉熾平透露,現時進展良好,包括數據的收集以及訓練等環節。騰訊的強項在於應用場景,不同產品團隊正計劃把AI融入產品,AI會成為集團業務發展的倍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