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總會轟收地礙體育發展 不滿粉嶺場建屋環評有條件獲批

高球總會轟收地礙體育發展 不滿粉嶺場建屋環評有條件獲批

環保署署長有條件批准,把部分粉嶺高爾夫球場興建公營房屋的環評報告,前提是當局要檢視及修改擬建房屋發展的詳細布局設計,盡量保留林地,亦要減少建屋對樹木的影響。香港高爾夫球總會行政總裁賴以尊強調,堅決反對環保署有條件批准環評報告,批評收地跟政府「普及化」、「精英化」及「盛事化」的體育政策背道而馳。

稱打擊精英運動員訓練

賴以尊周五(12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指現時粉嶺高球場每年約有40至50萬人次使用,當中40%屬非會員,認為收地對非會員影響較大,亦打擊高球運動普及化及精英運動員訓練,因本地有70%高球比賽都在粉嶺高球場進行,該處排水較其他場地好,較少受天雨影響,質疑建屋後政府無法把場地復原,而與其他鄰近地區相比,香港的高球設施已經較少,不滿政府未有就發展高球運動準備後備方案。

立法會新界北議員、民建聯發展事務發言人劉國勳在同一節目提到,對環評報告仍有幾點關注,包括用地與北部都會區的融合,以及與周邊地區交通配套,他希望部門能在之後舉行的公聽會能廣納意見,並作出回應,因為當局至今未有交代在高球場用地建屋,與周邊地區的交通配套方案。

對於發展局表示,最終的發展密度可能會受影響,曾任環境諮詢委員會成員的立法會議員劉智鵬說,一旦計劃要修改,但建屋量維持1.2萬伙的話,居住環境會變得狹窄,質疑是否仍要堅持在高球場建屋;他解釋,近月公屋輪候數字一直下降,立法會早前亦已通過拍板興建幾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加上香港人口正在減少,就算興建公屋是社會共識,亦有其他尚待開發的土地可供選擇。

發展局:仍需按規劃程序行事

另外,發展局發稿澄清,留意到有個別報道及評論,誤會政府在收回土地後,隨即會在北端部分展開建屋工程,發展局發言人回應稱,政府必須先完成並依據法定規劃程序行事,環保署署長批准環境影響評估的附設條件,可能會影響擬議公營房屋發展的發展密度、樓宇高度以至發展參數。因此,位處有關土地北端的擬議建屋工程,還需待城規會完成審視有關的分區計劃大綱草圖,並待有關法定土地用途和發展參數獲確立後才可推展;而在展開建屋工程之前,土木工程拓展署仍須按環保署署長的要求,提交詳細布局設計和詳細景觀及視覺設計,以供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