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料人幣3個月跌見7.1 經濟欠佳添沽壓 大行紛調低預測

高盛料人幣3個月跌見7.1 經濟欠佳添沽壓 大行紛調低預測

內地經濟數據遜預期,令人民幣受壓,陸續有大行下調滙價預測。高盛報告指出,雖然人民銀行「出口術」為滙價護航,但內地有機會以更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利率或進一步向下,加上居民外遊令服務業貿易逆差擴大,以及眾多不明朗因素,資金避險將推高美元,均不利人民幣前景。該行把未來3、6、12個月滙價預測,由原本的6.8、6.7和6.5,下調至7.1、7和6.8。

報告提到,內地公布4月份經濟數據後,人民幣貶值速度加快,但人行強調「人民幣滙率有糾偏力量和機制」,會令滙價跌勢放緩,綜合各項市場因素,連同早前人民幣急跌的考慮,故下調滙價預測。

估季內再下調存準率

高盛預期,人民銀行會在今季稍後時間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有望為經濟活動增添動力,但在數據回穩等好消息出現前,人民幣滙價料持續受壓。

巴克萊報告認為,內地經濟數據較預期差,短期或為人民幣帶來沽壓,但由於監管部門發聲表明,必要時會對單邊投機炒作「糾偏」,估計未來人民幣中間價會偏強,並限制CNY跌幅,將在7至7.05區間上落。

另一邊廂,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外管局前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撰文稱,雖然人民幣近日跌破7算關口,「卻沒有偏離寬幅震盪、略偏強勢的基準情形」,世界經濟面臨下行風險,中國經濟將有望總體回升。

管濤:轉揸美元賺息蝕價

管濤表示,聯儲局加息逐步接近尾聲,內地經濟復甦勢頭並不會發生改變,不宜押注人民幣滙率單邊走勢。部分投資者趁美息偏高,沽人民幣買美元兼持有較高息的美元資產,在管濤觀點看來,未來有機會賺息蝕價。他認為,人民幣日後升勢可能超過當前本外幣負利差,意味着貪圖美元存款高息收益將得不償失。

人行昨開出的中間價報7.0157,較上日報7.0356,上調199點子,惟盤中沽壓仍較大,中段在岸人民幣(CNY)曾低見7.0314,亞洲交易時段收報7.0304,較上日下午4時30分收報7.0235,跌69點子或0.1%,收市價為近6個月新低。離岸人民幣(CNH)表現同樣偏弱,最低曾見7.0441,按日貶值194點子。截至今晨1時05分,CNY報7.0331,CNH報7.0457,每百港元兌CNH報90元。

綜合交易員意見,昨天中間價僅較市場預期強9點子,反映人行未有意引導滙價反彈,內地經濟和中資股派息高峰期將至,估計會令人民幣短期內維持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