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有耐心但市場沒有 聯儲會新政策遭遇挑戰

【彭博】-- 在聯儲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花了兩天時間告訴國會議員美國經濟形勢還無需考慮收緊貨幣政策之後,金融市場周四突然開始消化經濟快速--也許是過熱--復甦的可能性。

緊張形勢的核心是聯儲會去年出台的新政策框架。這表明聯儲會不會在經濟復甦初期加息,並有意讓2%的通膨目標超調--可能會持續數年,同時還要試探火熱就業市場的限度。

在2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市場上,有證據表明一些投資者並不相信。短期利率顯示聯儲會會在大約兩年後加息。中期到長期債券殖利率飆升--說明存在快速的通貨再膨脹,從而會促使聯儲會撤回刺激措施。

在市場看台上,從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勞倫斯·薩默斯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Olivier Blanchard,經濟學界的一些名人紛紛警告,美國總統喬·拜登計畫下月簽署的1.9萬億美元刺激法案可能會導致經濟過熱。

在殖利率邁向2016年11月來最大單月漲幅之際,借貸成本上升的威脅推動美國股市暴跌。聯儲會觀察人士表示,走勢的持續可能會迫使聯儲會做出回應,例如將債券購買改為更長期限。

「鮑威爾確實義不容辭,需要展現出決心。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我不知道他在壓力下會怎麼做,」華盛頓研究公司LH Meyer Inc.的經濟學家Derek Tang說。「這是該框架(自去年8月采納以來)遭到的首個考驗。」

在周四殖利率上漲前,聯儲會副主席稱市場正在「消化更好的美國經濟前景」,從中看到了「我們2%通膨目標的可信度」。他說,他認為聯儲會每月1200億美元的債券購買會持續到年底。

延伸閱讀:聯儲會官員齊聲宣稱國債殖利率上升無需擔憂 是經濟樂觀的信號

在半年一度有關經濟的證詞中,鮑威爾周二強調聯儲會有意實現2%目標的超調。他反覆告訴進步民主黨人,他和他們一樣,都希望看到緊張的勞動力市場,將低收入和弱勢工人吸引進來。他認為債券殖利率上升是信心的標志。

但是,殖利率曲線是表明投資者對經濟復甦充滿信心,還是說明人們擔心經濟可能過熱並迫使決策者比計畫提前很多扭轉政策,這之間只有一線之差。衍生品交易員已將聯儲會首次加息的時間預測從2024年初提前至2023年初。5年期美債殖利率本周隨長期殖利率飆升。

同時,對未來十年的通膨預期--即美國國債與通膨保值國債的利差--接近2014年以來最高水平,表明通膨率並非暫時性上升。而過濾掉消費者價格預期、衡量經濟成長預期的實際殖利率同樣從歷史低位飆升。

聯儲會官員一再強調,即使未來幾個月價格確實上漲,可能也是暫時性的。在失業人數比疫情前多出1,000萬人的情況下,政策制定者更重要的目標是就業。

新時代

「新框架正在投入使用,」MacroPolicy Perspectives LLC創始人Julia Coronado談及聯儲會決心補償以往的通膨不達標時表示。「不是聯儲會以外的每個人都理解這在他們的思維過程中有多深刻。」

儘管鮑威爾一再呼籲要注重現實,但聯儲會也曾遇到過市場風暴發展快得出乎意料的情況。2018年底股市的下跌引發了鮑威爾次年1月令人難忘的政策轉向,聯儲會將進一步收緊政策撤下了議程。到2019年年底,聯儲會已三次降息。

雖然聯儲會官員迄今一直表示不必擔憂--與其他央行形成鮮明對比,但他們的態度可能會改變。

「如果看到聯儲會通過更強硬的措辭來反擊加息預期,我不會感到驚訝,」Cornerstone Macro LLC的合伙人、前聯儲會經濟學家Roberto Perli。他指的是交易員押注聯儲會會提前退出刺激。「為了確保新框架的可信度,我認為他們不想受到市場過早加息預期的左右。」

聯儲會的選擇

在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前,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可能還必須找到方法,更具體地說明朝著通膨和就業目標「取得實質性進一步進展」的含義。

還有一個選擇:聯儲會每月8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規模可以瞄準更長期債券,直接抵制債券殖利率的上升。

聯儲會仍然可以感到寬慰的是,金融環境仍然極其寬鬆。

不過,這方面的調整會增強決策者作出反應的必要性。這一切都取決於市場走勢的發展。「一旦股市大幅下跌,信用息差大幅擴大,那麼聯儲會就會做出反應,」瑞穗國際駐倫敦多資產策略主管Peter Chatwell說。「進一步修正--中期美債殖利率進一步走高、資產價格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很大,因為這可以一直持續到聯儲會(採取行動)為止。」

原文標題Powell Is Patient But Markets Aren’t, Challenging New Fed Policy

(新增小標「新時代」之後內容)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