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雲倡九龍公園地下發展作第三輪諮詢 解決人車爭路行人暢達性

九龍公園。資料圖片

星島日報報道】九龍公園地下空間發展的第二輪公眾諮詢,於星期三結束。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今日向政府提交意見書。民主黨要求政府披露各項所需資料,包括項目造價的估算、交通評估、環境評估、古蹟保育、行人接駁系統的可行方案等,讓公眾更了解發展計劃的詳情, 其後再進行第三階段公眾諮詢,令發展項目切合區内居民的需求。 黃碧雲於今年6至7月期間,在九龍站和港景峰一帶,收集了近百名市民對該發展計劃的意見,大部份西九龍區受訪者均認為,發展計劃必須以疏導人流和車流為大前提,避免令區内交通擠塞問題惡化。由於目前區內汽車流量已十分龐大,柯士甸道經常擠塞,居民十分擔心發展計劃可能會吸引更多車輛前往尖沙咀一帶,加劇該區交通擠塞情況。擬建的地下停車場之車位數目,必須先做好區內供應及需求估算,以作準確交通評估,泊位數目宜控制在150個之内。 黃碧雲指出,諮詢文件欠缺具體詳盡計劃,將九龍公園地下城接駁至區內的多個港鐵站及高鐵站,及如何接駁至西九文化區、海港城和區內其他商場。政府應提供詳細方案,令佐敦及尖沙咀一帶的地下行人通道可以四通八達,方便疏導人流,改善暢達性。 黃碧雲指提出,地下空間之社區設施面積應不少於50%, 而設施應包括社區會堂、福利設施、康樂場地和圖書館等。發展項目應避免過度商業化,只可提供少量零售及餐飲設施。 黃碧雲指批評,諮詢文件完全抹去及忽略九龍公園的戰前歷史,九龍公園的前身是威菲路軍營。當中前威菲路軍營第S4座、第S58座、第S61座,第S62座,及九龍西二號炮台均被列為一級古蹟。同時,據悉1941年英軍在軍營地底開挖的防空洞隧道也被保留,但未有評級,也未有對外開放。政府應先作古蹟價值評估,研究是否適宜保留及活化位於九龍公園底下的地道網和防空洞,思考如何配合香港歷史保育,善用歷史遺跡。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