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Chiu 抗疫解碼】新冠肺炎疫苗引致面癱?疫苗應避之則吉?

【Dr Chiu 抗疫解碼】新冠肺炎疫苗引致面癱?疫苗應避之則吉?
【Dr Chiu 抗疫解碼】新冠肺炎疫苗引致面癱?疫苗應避之則吉?

令人期待已久的新冠肺炎疫苗,將於明年1月在香港推出。這件事本來是人人引頸以待,但可惜卻傳來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產生面癱這併發症的壞消息,令很多人心中「十五十六」,不知屆時應否接種好?擔心一旦接種,自己也會「中招」!

聽起來,面癱的確很可怕,但其實這是什麼病症呢?影響又是不是永久性和深遠呢?

所謂面癱,醫學正名為貝爾氏麻痺 (Bell’s Palsy)。它是一種急性面部神經麻痺,能夠令致面部肌肉不受控制 ,通常影響一邊面,會使面容顯得不對稱和影響咀嚼。由於眼部肌肉不能完全緊閉,亦可能引致角膜受損。當中,亦有可能味覺和聽覺會受到影響。

面癱不同中風,不會影響身體其他機能的活動。面癱大多原因不明,但通常是短暫性的,由數天至數星期不等。治療方面,一般會使用類固醇加上物理治療,而針灸在這方面亦證明有一定療效。

為防面癱,疫苗應避之則吉?

根據目前外電報道的資料顯示,在超過18,000名接種者當中,有四名人士出現面癱。其機率大概為0.02%,其實與一般人出現面癱的機率差不多。因此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面癱,並不一定代表兩者存在著因果關係。

根據目前的研究,暫時未有證明疫苗是引致面癱的元兇。隨著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地都開始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相信到明年一月中旬的時候,我們應該有超過個50萬人的數據去顯示兩者有沒有關係。

接種疫苗從來都有風險

面癱當然可怕,但是我們不應因此就對對新冠肺炎疫苗採取一個避之則吉的態度。相反,我們更加應該以一個科學的和理性的角度,根據客觀的事實去為這件事作一個邏輯的判斷。

我們必須明白,接種疫苗從來都有風險,但不接種疫苗同樣有風險 。特別是現在冬季時節,病毒明顯更為活躍,而最近亦多了年青和沒有患慢性病的死亡個案,我們更需要為自己及家人心衡量,作出最適合的選擇。

以上內容獲 AXA安盛醫療及僱員福利業務醫務總監 邱家駿醫生 審核。

更多健康資訊,可瀏覽AXA Blog:http://bit.ly/3htQmTB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