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新冠患者傷肝 死亡風險增8倍

中大研究指,兩成三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肝臟受損。圖右一為葉卓風、右二為黃麗虹。(受訪者提供)
中大研究指,兩成三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肝臟受損。圖右一為葉卓風、右二為黃麗虹。(受訪者提供)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仍陸續增加,後遺症一直受到關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本港一千零四十名確診者當中,約有兩成三人的肝酵素水平上升,反映肝臟受損,即每四至五名患者有一人肝受損;而這批患者病情可惡化至須留醫深切治療部、插喉及死亡,相關風險是其他患者的八倍。研究團隊指,近日不少長者確診,估計出現肝臟受損的人會更多,建議醫院監測患者的肝功能。

研究團隊今年一月廿三日至五月一日收集千多名第一、二波疫情患者住院期間的肝功能指數,分析患者肝臟受損與病情惡化之間的關係。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葉卓風表示,大部分患者年紀介乎廿二至五十歲,屬較年輕組別,患肝病比例不高,當中患有乙型肝炎只佔百分之四,而患有丙型肝炎只有百分之○點三。由於年長是患肝病的重要因素,近日第三波疫情不少長者個案,因此可能患有肝病的比例會上升。

全身發炎不良藥物反應引起

團隊亦發現,若病人曾使用抗病毒藥物,他們的肝臟受損機會會增加。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教授黃麗虹解釋指,這些肝臟受損的肺炎患者一般病情亦較嚴重,可能要用到兩至三種藥物,因此出現肝功能受損的情況亦較普遍。

她又指,正接受藥物治療、病情嚴重的確診者,有機會出現全身性發炎或不良藥物反應,引致肝臟受損,因此,全面檢視他們的病歷及調查他們是否有肝臟疾病,對治療效果相當重要。

提36建議 倡頻繁測肝功能

團隊就十二個臨床情況提出了三十六項建議,例如對於正使用可能對肝臟有毒性藥物的患者,以及有肝病的患者,建議每周進行兩次肝功能檢測;對於有任何肝功能異常的患者,應更頻繁檢測。另外,此期間為乙型肝炎或其他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移植的患者進行評估和治理的建議。有關研究成果已於著名醫學期刊《Gut》發表。



近期第三波疫情,不少長者感染送院。
近期第三波疫情,不少長者感染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