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復健動作 紓緩媽媽手

拇指腱鞘炎俗稱「媽媽手」,是家庭主婦很常見的疾病,多由長期勞損或創傷引起,除了媽媽外,經常用手的人士例如廚師都屬高危族群。註冊物理治療師陳啟泰指,腱鞘勞損的原因是太長時間重複使用,而出現反覆施壓受損(Repetitive strain injury)。

拇指腱鞘炎中的腱是指筋腱,而鞘則是包覆筋腱的膜。拇指中有兩條筋,一條負責提起拇指,另一條負責拇指橫向的外展,兩條筋會經過手腕骨,連接肌肉的前端至手臂中間位置。一旦勞損就會出現退化性病變,令筋內的纖維及質地瓦解,其中膠樣性病變會誘發痛楚及發炎,而膜內的滑液亦會在過程中發炎,導致疼痛及紅腫。「如果一條筋是一支牙籤的粗度,發炎時可以腫至3、4支牙籤的粗度,就算沒有腫,除了患處,疼痛範圍也可能包括拇指,甚至前臂肌肉。」

家庭主婦患病比例高

家庭主婦患病的比例較高,因生產後需照顧嬰兒,經常抱小朋友及餵奶等,如相關動作錯誤使用手腕發力,手腕亦非處於中立位,及以屈曲狀態發力,都會特別容易勞損。陳啟泰續指,哺乳媽媽的荷爾蒙會較為波動,雌激素仍處於較低水平,由於雌激素有助保護筋腱健康,及控制炎症,媽媽手會較容易出現及較難康復;另外當女性處於更年期,同樣會因荷爾蒙變化而容易患病。

3招自我測試

1. 觀察雙手手腕骨的腫脹程度,患者的手腕骨周圍會較浮腫,按壓時會感受到痛楚;
2. 拇指不能完全提直、疼痛或有聲響;
3. 拇指收於拳頭內,伸直手腕輕輕向下拉,如向下幅度比較細,而且感到痛楚,或患有拇指腱鞘炎。

盡量利用大肌肉

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陳啟泰提醒,媽媽在抱起小朋友時應盡量利用大肌肉,手腕處於中立位,以二頭肌及肩膀肌肉發力。亦要學會「左右開弓」,雙手交替工作,避免勞損。日常亦可做伸展動作,動作如同自我測試3,維持30至60秒,每日重複幾次就可。

分辨病情階段

筋膜是一個很敏感的結構,陳啟泰強調,如果強行做太激烈或太大的動作,會令炎症加重,故患者需要先分辨病情的階段,可以將痛楚簡單分為1至10分,0分為完全不痛,10分是非常痛,再做合適的復健動作。

動作一

症狀:患處腫脹及發熱(急性炎症),適合6分或以上痛楚,可放鬆肌腱、消炎止痛。
做法:握緊拳頭,按壓前臂肌肉最高點,感到痠軟後持續按壓30秒至一分鐘,每日早午晚進行。
*肌肉壓痛點不止一個,亦可順道按摩附近位置。

紓緩媽媽手
紓緩媽媽手

動作二(等長肌肉收縮)

症狀:適合4至6分痛楚。
做法:
① 提起拇指直到感到疼痛。
② 用另一隻手按住抗衡,用四至五成力向上提起,痛楚勿超過2分,每次維持5秒,10次為一組,早午晚做。
③ 拇指向橫做法一樣。

紓緩媽媽手
紓緩媽媽手
紓緩媽媽手
紓緩媽媽手

動作三

症狀:適合4分或以下痛楚。
做法:
① 提起拇指,用另一隻手幫助提到最盡。
② 控制力度緩慢地將拇指放低,做10次為一組,早午晚做,只要痛楚沒有超過2分就可繼續。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3招復健動作-紓緩媽媽手/364921?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