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銷貨值大跌 零售市道疲弱不振

本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連續兩個月錄得跌幅。
本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連續兩個月錄得跌幅。

第5波疫情重創本港經濟,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3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僅有23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13.8%,本港銷貨價值已連續兩個月報跌,3月數據差劣,與衣履鞋化妝品等大類別消費品均銷貨不佳有關,上述類別在3月份大都較去年同期插水36%至55.4%。零售業界的一項調查發現,政府雖已推出電子消費券振興經濟,但只限於本地市場,在通關遲遲沒有好消息、疫情影響仍沒復原,整體零售市道疲弱,望業主能與租戶共度時艱。

政府統計處表示,扣除其間價格變動後,今年3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較去年同月下跌16.8%。按零售商主要類別的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由高至低分析,今年3月與去年同月比較,其他未分類消費品的銷貨價值下跌1.9%,而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跌幅最高,為55.4%(詳見另表)。不過,3月與去年同月比較,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上升2.6%。

疫情打擊人流 網購量反升

疫情下,網上銷售錄得逆向上升,3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分類中,網上銷售佔11.7%,臨時估計價值為28億元,較去年同月上升30.9%,顯示疫情下港人多了網上消費;今年1月與2月合計的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亦同比上升39.0%。

政府解釋零售業數據劇跌時稱,第5波疫情及社交距離措施約束市面人流和打擊消費氣氛,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在3月按年進一步急跌。近期本地疫情改善,社交距離措施得以逐步放寬,加上4月初發放的第一期電子消費券,將為零售業帶來支持。

仍未通關 業界盼共度時艱

不過,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指出,第5波疫情下,除了零售生意下跌,員工染疫未能上班影響人手,致整體零售市道疲弱。該會近期調查發現,由於2、3月的消費意欲有所壓抑,加上政府4月發放電子消費券,消費券發放的首4天,相較3月同期均有升幅,超過90%的受訪店舖指首兩天的升幅較為顯著,若按類別劃分,眼鏡、百貨、運動服及鐘錶珠寶的零售價值則倍增。

她認為消費券帶動的只限於本港市場,由於仍未通關,「(免檢疫來港)遊客方面未有時間表」,因此期望租舖的業主可以與商戶共度時艱,有減租及免租等措施。

第5波疫情打擊市民消費意欲。
第5波疫情打擊市民消費意欲。
3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指數變化
3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指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