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 Insight·
已經不知所謂到不需理會的小丑其實沒有討論價值,但一位叫鄧明儀的親子界 KOL 就著這件事寫了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其中一段絕核到不得不分享: 「......急不及待抽水抽着火水的牛津大學高材生,面對被解僱及網上罵聲不斷,以為他還有丁點羞恥心在豪宅召開記者會道歉,原來「媽寶男」在揼地辯稱那不過是『黑色幽默』、『自己100%沒問題』,反過來說自己是網絡欺凌的受害者;而『縱子族』的單親媽媽對此事同樣諉過於他人反應過大,『講錯少少嘢啫我個仔學歷高又用心工作而且我身家厚收租夠做一世二世祖。』情況就像常見的港孩撞到枱角喊痛,家長立即拍打枱角斥枱角曳。 」 既然如此絕核,也就不妨再看多次:「情況就像常見的港孩撞到枱角喊痛,家長立即拍打枱角斥枱角曳。 」 有些媽媽可能經常這樣做,覺得沒大不了,「拍打枱角斥枱角曳」都係想個小朋友唔好再喊。但很多時候就是每一件細微的「沒大不了」,逐漸堆砌出一些神憎鬼厭的異類。天下間可以抽水的事何其多,千挑萬選就是要抽著兩家失去至親的悲痛,而作為媽媽對兒子的回應竟然是「講錯少少嘢啫」。 早陣子朋友的家宴客,請了很多朋友,有些朋友當然會帶埋自己仔女。去到食蛋糕的時候,有位媽媽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