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在職長者每月工時逾208小時 團體促改革中高齡就業

梁婆婆因工作而令手關節變形及手腳關節痛。(李志湧攝)

適逢五一勞動節,令人更關心現時對勞工的保障政策。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今日(1日)舉行記者會,發表有關在職基層長者需要及退休意向研究結果。根據調查顯示,受訪長者勞工工資中位數僅1.1萬港元,在職基層長者工時過長,有71%人每月工時超過208小時,其中受訪最高工時達270小時,超高工時下有84%長者因工勞損,卻未能受惠於《僱員補償條例》。社協期望,政府可改革「中高齡就業計劃」,同時需全面檢討《僱員補償條例》的行業及定義,並放寬「長者生活津貼」入息上限。

現時本港長者勞動人口參與率在過去14年有明顯增長,由2008年至2021年12月,長者勞動人口平均數增加12.77萬人,惟社協認為過去14年政府在「長者勞工保障」未見任何明顯改善。社協於去年11月至今年2月,訪問了100位60歲以上的在職基層長者,發現長者工時超長致出現因工勞損及有痛症。目前勞工處「中高齡就業計劃」門檻極高,受訪者中有98%均不知悉此計劃,顯示欠缺普及性,亦未能照顧長者需要。截至去年年底,此計劃錄得4,322宗符合參加規定的就業個案,當中有申請津貼及獲批個案僅1,435宗。

在職基層長者之一的梁婆婆,因工作而令手關節變形及手腳關節痛,需長期覆診和服用止痛藥,情況令人唏噓。社協認為,以調查中的長者所有的強積金金額,完全未能保障退休生活,年金計劃更無補於事,有64%的在職基層長者未有退休計劃,促請政府放寬「長者生活津貼」入息上限,並於本年盡快取消強積金對沖,實行勞、資、官三方供款的「全民退休金」,同時應制訂長者就業友善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