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創辦匯點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逝世

請支持《眾新聞》,成為訂戶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80年代一度被視為「民主回歸派」旗手的匯點創辦人劉迺強昨晚(21日)逝世 ,享年71歲。《明報》引述港區人大代表蔡素玉表示,劉迺強患癌症多年,經歷多次手術和化療。蔡說,數周前曾與劉迺強飲茶,當時劉迺強剛做完手術不久,身體較弱,「但仍關心社會大事,又思考如何幫助年輕人。」

劉迺強為人熟悉因為其親建制評論文章,經常措詞強硬批評民主派,近年又多番抨擊年輕人的港獨思潮。劉迺強曾在《信報》撰寫專欄數十年,專欄被停後,近年在前特首董建華的網上平台「思考香港」、《信報》月刊前總編輯文灼非的「灼見名家」等有專欄,他在「思考香港」的最後博文刊於今年4月12日;「灼見名家」最後文章是今年10月30日。

劉迺強逝世 ,享年71歲。蘋果日報圖片
劉迺強逝世 ,享年71歲。蘋果日報圖片

劉迺強1947年9月出生,於聖保羅男女中學畢業,之後獲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1969年曾任港大《學苑》編輯。劉迺強曾寫道:「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學苑》帶領社會思潮,深獲各界關注,甚至在街上報攤上也有出售。當年,我和眾多好友都投身到學苑的工作之中,包括馮可強、陳婉瑩、科大衛、宋恩榮、陳文鴻,還有無數其他。粗略回顧一下心里不完整的名單,那個年代的學苑編輯,今天很多已經成為了各個領域的頭頭,在大專界的比例更是特別高。」

2015年,港大《學苑》出版《香港民族論》,劉迺強發表文章〈死女包,幾時返家食飯啦!〉批評新一代談論港獨:「你們這些『小學雞』,別來獻世了。」 港大學生曾指,1969年的《學苑》也曾談論港獨,而當年的《學苑》編輯是劉迺強。劉迺強反駁稱,當年文章結尾談到:「它(香港)跟中國只是暫時分開,終有一天會重回懷抱。如果香港一旦獨立了,這便象徵着跟中國永久割離。我們不要獨立,就是為了這一點。」劉迺強表示,該篇文章結尾表明不願割離的感想,「什麼都不管,我們就是不要割離!這是何等纏綿悱惻!這就是家人難捨難離的感覺。」

劉迺強1982年有份創辦當時屬於民主派的組織匯點,在《中英聯合聲明》簽訂之前,被視為「民主回歸派」的旗手。直至1992年,匯點成員對時任港督彭定康提出的政改有意見分岐,劉迺強反對彭定康並脫離匯點,其後走進親北京陣營。匯點其後與港同盟合併成為民主黨。

劉迺強在1987至2007年曾任全國政協委員、 2007年獲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接替病逝的鄔維庸。劉迺強是暨南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商業幹部管理學院客座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港澳研究中心顧問、廣東港澳經濟研究協會顧問等。劉迺強也是致遠文化服務有限公司的董事,該公司2004年成立,營運大中華青年在線網站,包括舉辦青年與內地交流活動。劉迺強曾任理工大學商業中心研究員。

劉迺強2016年出席張德江訪港活動時,一度暈倒。有線電視截圖
劉迺強2016年出席張德江訪港活動時,一度暈倒。有線電視截圖

劉迺強撰寫評論多年,曾有「艾凡」筆名。他曾稱,六四事件沒有一個學生被坦克輾過、天安門廣場沒有人因鎮壓而死;他又指,「三權合作論」並無不妥;明言中聯辦是香港的第二管治梯隊;2012年1月,他在發表的《朋友,你已受襲了》一文,指時任局長孫明揚在新政府總部染上退伍軍人症並非偶然,質疑有人發動生化襲擊,建議特區政府與內地成立聯合調查小組,又借此稱香港應為《基本法》23條盡快立法。劉迺強在《信報》的專欄2014年被停。

2016年,時任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向200多名人士發表演講,期間劉迺強突然暈倒。劉迺強事後指,「企好耐呀嘛……嗰啲血呢,上唔到上半身,個人好自然咁軟落嚟。」

《成報》2016年報道稱,青年新政部分成員,來自劉迺強曾任執委會主席的香港社區網絡,但香港社區網絡和青年新政梁頌恆都否認兩者有關係。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