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小六生要補習 每周8個鐘

【晴報專訊】升中派位周二放榜,為博入心儀中學,不少家長早於高小已催谷子女。有研究發現逾八成小六生每周要補習;當中兩成每周補習9至16小時,憂睡眠不足影響健康;更有小五生拖長做功課至凌晨,作「無聲抗議」。有校長提醒,不宜為求成績罔顧親子關係和學生發展。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三至五月訪問1,677名小六學生及家長,發現逾八成小六生每周均有補習,當中六成人每周補習8小時或以下;但兩成達9至16小時;4.2%達17至24小時;更有1%達25小時以上。 拖慢做功課「抗議」 補到凌晨 機構發現有小四、小五生已需補習至深夜。升中輔導服務工作小組註冊社工陳偉傑稱,有家長憂慮孩子未能升讀理想中學,小五已安排他到一所可留至午夜的補習社;下午約4時放學後便補習,至晚上10至11時才「放學」,周末也不例外。 惟小孩漸生「鬥氣」心態,故意拖長做功課時間作「無聲抗議」。陳指該學生曾在補習社留至凌晨一時才回家,但翌日七時需起床上學,因長期睡眠不足致精神和集中力欠佳,影響專注力,甚至影響親子關係,家長亦感無助提升學習效果,最近終止到補習社。 陳擔心過分催谷會弄巧反拙,認為家長應平衡學習安排。「家長不應視補習是唯一提升成績方法。」但他不贊同逼子女補習是「怪獸」行為,認為家長亦是受制度所逼。 香港小童群益會成長發展中心主任鄭惠君指不少家長誤以為功課「愈chur愈好」,提醒一周九小時補習加上日常課業,工作量已太大。 忽略多元發展 損學習動機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勇邦提醒,家長「不應因成績罔顧親子和其他智能發展」,小學生應按年級發展潛能,如小一、二生應喜歡學習,並多方面發展興趣,過早催谷會摧毀自信,影響日後學習動機;小五、小六時應集中發展在公開比賽中取得認受性的專長,增加升中條件。 研究又分析小六生英文科學習成效,發現自主學習能力最能顯著影響成績;影響自主能力因素,33.7%是家庭對學生支援、課外活動時間和價值觀一致度等,補習時間長短無顯著影響。明愛小學學生輔導服務支援計劃社工周文慧批評,小六生升中及面對全港性系統評估(TSA)應試壓力大,倡取消TSA,又指讀英中只是家長主觀願望,籲按子女能力選校。 雙職家長忙 補習社當託兒所 補習風氣盛行,不少家長選擇可營運至晚上的補習社。但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勇邦指,部分雙職家長因難以照顧孩子,或下班後不想再糾纏於孩子的功課,而將孩子交託補習社照顧。 長時間留補習社 恐礙社交 社工周文慧指,曾有小四學生的父母因工作繁忙,該學生於下午4時放學後便到補習社,間中近晚上11時才回家,甚至在補習社吃飯。 張勇邦批評,家長混淆補習社和託管服務,是濫用補習社功能,憂慮孩子「長期逗留補習社,會影響親子和社交生活,更會懷疑自己是否家庭成員;而學童過於依賴補習社,亦會失卻自學精神」。他坦言,對部分家長這種做法感到反感。他提醒,補習社有技巧提升學童成績,但倘家長懂得引導子女,亦可提升其學習動機,家長宜釐清本身的責任,並學習如何引導子女學習。 記者:蕭頴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