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回台潮,不該只是「花錢玩票」而已

作者:世界看台灣 《換》人說說看/換日線編輯部

2020 年,台北街頭出現了許多華人面孔、卻說得一口流利英語的年輕人──他們來自英語系國家的移民家庭,在疫情下隨父母回到台灣「探親兼避疫」。

相比過去只有在寒暑假時返台度假,且平均只會待上兩三週,這一次,他們在台久留數月,和這片土地產生了更深刻的連結──平靜的生活、自由的氛圍、友善的人群與許多真摯的交流,讓他們漸漸愛上了這裡,並進一步思索:「我可以為台灣做什麼?」

與此同時,台灣社會也正思考著:如何把因國際局勢變動,而陸續來到台灣的外國人才,長期地留下來,將台灣打造成「國際人才中心」(International Talent Hub )?

2018 年 2 月,「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上路,其「留才辦法」之一,是針對六類專業人才(科技類;文化、藝術類;金融類;教育類;建築設計類;體育類;法律類)核發「就業金卡」──將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等四證合一,期限為 1 至 3 年;並開放個人申請,不需透過雇主,以增進外國人才進入台灣的便利性。截至 2020 年底,內政部已累計發出 1,945 張金卡,其中以美國籍的申請者佔比最高。

《換日線》獨家訪問到其中一位金卡持有者、現年 32 歲的台裔美國人 Benjamin Wu(中文名吳旻格,以下簡稱 Ben),透過移民後代的視角,分享這些和台灣關係最密切的外國人,如何看待在台發展的機會與可能。

給外國人才的「就業金卡」

Ben 是美國杭茲曼家族投資公司(Huntsman Family Investments)的合夥人,從事私募股權投資。他於去(2020)年 9 月返台,並在 12 月順利獲發為期 3 年的就業金卡。他肯定金卡的立意良好,身邊許多 ABC 朋友都有申請,不過他也建議政府,或可設定更明確的標準,精準鎖定目標人才。

以他申請的「經濟類」為例,其中一個條件為「月薪達台幣 16 萬元」,「感覺有點 random。這個規定是希望他(申請者)能回來花錢嗎?還是把這個人的收入作為其專業的評量標準?這樣似乎有些武斷,因為年收入不一定等同於一個人能夠在台達成的貢獻。」

而撇開技術問題,雖然政府主打金卡持有者能享有所得稅減免、健保限制放寬等優惠,但取得金卡對許多人而言,只是確保了現階段在台居留的資格,並不代表他們都能順利在台創業或就業。

Ben 就直言,身邊來自美國、澳洲和加拿大,學有專精、甚至部分已在海外成功創業的朋友,目前全都是因疫情而非職涯規劃決定來台──如何讓這些人在疫情過後仍有動機留下,是台灣留才議題上面臨的根本問題。

英文不夠普及,外國人難生根

Ben 接著感嘆:「這是第一次,有這麼多 ABC 聚集在台灣,想要替台灣做點事,卻都找不到事情做,我覺得非常可惜。」

「找不到事情做」的原因有很多,英文不夠普及是其一,而這點也反映在就業金卡上。一位《換日線》的匿名受訪者就透露:他收到的申請成功確認信裡,使用的英文像是「用了 Google 翻譯,文法錯誤百出,這既然是『給外國人的金卡』,建議還是找母語人士校對一下。」

而在日常生活裡,Ben 的外國朋友們,也都多少曾因語言碰壁:舉凡購買手機預付卡、到銀行開戶、找房租房,甚至是去哪裡購物買菜,都很難在沒有中文母語人士的協助下完成。「真正要在台灣安頓,並不像在香港、新加坡這麼容易,」難免會影響外國人的定居意願,也就難以形成一定規模的外國人社群,吸引更多外國人前來。

話雖如此,他也認為歷史脈絡不同,把台灣和香港、新加坡的英文環境,放在相同基準上比較並不公平;他甚至有些替台灣人抱屈:「像我們在美國讀書,學一種語言(英文)就夠用了,可是為什麼台灣人就要學兩種、甚至三種語言呢?這真的不太公平,而且說不定未來中文才是強勢語言。」

只是回歸現實層面,「如果台灣現在的目標,是成為國際人才中心,那麼目前國際商務上最常使用的英文,還是不可或缺。」

「當然語言能力的培養需要時間,沒辦法一蹴而就。不過根據我過去每年回台的觀察,台北在最近 20 年來改變很大,已經有越來越多外國朋友,可以在這裡用英文旅遊。」可見改變正在發生。

台灣有機會取代香港嗎?

過去,香港被認為是亞洲金融中心,也是國際人才的聚集地。但隨著 2019 年,中國對香港的管制漸趨嚴格──不僅大量逮補異議人士,更於 2020 年 6 月開始施行《國安法》,許多跨國企業紛紛撤出香港,國際上也出現了「誰將取代香港」的討論,除了新加坡、東京之外,台灣也是選項之一。

Ben 認為,這正是台灣躍升國際,成為「外國人進入中國門戶」的機會。然而,正因兩岸關係敏感,台灣的外國投資規定嚴格,導致外資進入不易。本業即投資的 Ben 表示,政府對中資的憂慮可以理解,「可是我覺得應該能找到平衡點,讓臺灣可以放寬部分監管,支持外國機構的資金(institutional money)進來。」

而除了政策問題,文化差異也是影響投資環境的因素之一。Ben 分析,「私募股權」(Private Equity)在美國十分盛行: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藉由機構投資者的資金繼續成長、導入新的管理者,並以持續獲利為目標。反觀台灣多半是家族企業,傾向把事業傳承給家族後代,不願賣出股權,讓投資者即使有意願,也很難找到投資機會。

許多 ABC 正是有感於手上徒有資金,卻很難入主台灣企業,而選擇把錢投資在酒吧或餐廳,作為外國朋友返台時的聚會場所。「但這類投資只是玩票性質(for fun),我覺得憑他們的資源和才智,可以做的還有很多。」Ben 再次惋惜。

職場文化保守,年輕人缺乏舞台

另一個台美文化的不同,體現在企業經營上。

Ben 在拜訪本地企業,尋找投資機會的過程中發現,台灣職場非常重視「階級制度」(hierarchy):「有些企業第一眼看到我還年輕,就比較不把我當回事。我可以感覺到,這裏的文化似乎不太在乎年輕世代的意見,好像要等你有白頭髮的時候,才有資格獲得某些權利和頭銜,也才能發表意見。」

這與他在美國的個人經驗相去甚遠。Ben 回憶,自己在 25 歲時,就有幸獲得美國億萬富翁杭茲曼(Jon M. Huntsman Sr.)的賞識,給他機會與資源,讓他和其四子保羅(Paul Huntsman)合作,打造杭茲曼家族投資公司。

「Jon 曾經跟我說,做生意有構想固然很重要,但最後所有生意成敗的關鍵還是在『人』。所以他很照顧他的員工,對他的一萬多個僱員一視同仁,甚至從來不叫他們員工,而是稱每一個人為『夥伴』(associate)。就算是最低階的人,都可以直接跟他談話、給他意見。」

「但是在台灣,可能一開始就很難找到有人願意不計成敗,給新人嘗試的機會。」

Ben 建議,若台灣企業能突破保守的心態,讓年輕人提出建言,或許能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ABC 能做的事:台灣文化大使

從制度、語言到文化,Ben 仔細地分析著台灣在成為「國際人才中心」路上面臨的難題與可能的解方,更不斷表明參與其中的意願和熱情:

「我覺得 ABC 在台灣最大的優勢,就是和國外的連結──我們可以扮演『台灣文化大使』的角色,向西方人介紹台灣,也可以協助台灣企業連結海外的機會,但前提是台灣要先有一個能『外銷全球的品牌』(exported global brand)。」

「過去台灣雖然也有像富士康(Foxconn)、捷安特(Giant)和台積電(TSMC)這樣的國際企業,但他們主要還是做供應鏈,不像蘋果或微軟擁有高知名度與辨識度的產品。我覺得下一個世代,可以開始思考如何打造品牌、行銷產品,藉此把台灣文化推廣出去。」

語畢,Ben 又隨即補充:「當然,這只是我的看法,不一定都正確。」

我常跟我的 ABC 朋友說,我們要少說話,多聽台灣人說(talk less, listen more)。ABC 經常會用自己的觀點看事情,覺得西方的文化、價值觀是比較好的,台灣人也想變得和西方一樣,但這其實不一定是台灣人想要的,也不一定適合台灣──所以我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能更深入地了解台灣年輕世代的想法,找到合作的方式,一起把台灣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註:本文原刊於換日線 2021 春季刊《世界人才在台灣:我可以為你做什麼?》,更多世界人才故事,請參考本期雜誌。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ABC 回台潮,不該只是「花錢玩票」而已──Benjamin Wu 專訪》,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台灣人別妄自菲薄!」沈佳儀:律師生涯大轉彎,日本 Gap year 教我的事
三大文化衝突下,「 ABC 」們不為人知的內心掙扎:不夠黃也不夠白,不論在哪都像「邊緣人」

作者簡介:

世界看台灣 《換》人說說看,什麼模樣的人有資格站出來分享自身的經驗? 成功的定義其實很廣,不限於企業家、或權威學者,還有一些在各自領域默默發光的人, 他/她們也可以是廚師、設計師、運動員、工程師⋯⋯,或者遠渡重洋在異鄉工作的創業者,一起認識這些在你我身邊蟄伏的年輕朋友,讓麥克風交棒,《換》他/她們說說看。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