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的黃蓮



預算案公佈,傳媒例必尋訪一些基層和中產家庭,了解措施對他們的影響。Jason和太太經營中小企,生產時尚配飾,居於美孚的自置物業,是典型中產家庭。他大學時主修傳理,認識不少記者,每年預算案公佈之日,Jason必然成為追訪的對象。
「今年又會在電視上見到你嗎?」

「不!」據他說,往年片段播出後,親友在背後竊竊私語,網上留言議論紛紛,說他躋身中產,還抱怨沒有受惠,簡直是無病呻吟。

鏡頭背後,Jason的辛酸卻不足為外人道。他本來從事貿易,金融海嘯時慘遭裁員,前路茫茫,又不想依賴福利,於是把心一橫,憑過往累積的人脈,與太太毅然創業。當年開始流行韓風飾物,為求貨品獨特,批量通常很少,大公司多不願承接。他自忖窮途末路,即使批量奇少的訂單也照接不誤。日日不眠不休,事事親力親為。為節省開支,夫婦租住荃灣唐樓,方便步行到附近廠廈的辦公室,間或返內地視察生產,更乾脆睡在廠房。

奮鬥多年,生意漸上軌道,生活改善,他們亦由荃灣唐樓搬到美孚私樓。然而,近年租金上升,成本增加,已使利潤下跌;供樓、供養雙方父母和年幼子女的生活開支,卻是一個仙都不能少。此時,Jason妻子不幸患癌,兩口子工作多年,薄有積蓄,因未能通過藥物資助的資產審查,單是首期治療,已耗去夫婦全年近半收入。「加上家傭和員工,我們已是兩個人養十二人啊!年頭才交了大筆稅,但出事時竟然跌出安全網......若這關過不了,我家兩代人辛苦建立的一切恐怕前功盡廢!」

交稅多、保障少,生活缺乏安全感,正是當下不少中產的難言之隱。香港中產是「獅子山精神」的象徵,他們靠自己雙手力爭上游,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更是舉足輕重,但近年因為營商環境困難,生活擔子千斤重,身心俱疲,對將來也不敢抱太大的寄望。

「基層較易得到社會保障和輿論同情,中產反而是啞子吃黃蓮。」中產不一定希望政府派錢,大多希望政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在醫療上減輕他們的負擔、在教育上撥亂反正,但望了多年連樓梯響聲也沒有,唯有降低期望,盼預算案能提供多些直接扣稅或寬免措施,可惜......。大家千萬不要少看這些寬免措施,對不少中產來說,是紓困減壓的及時雨,是喘息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