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又來的書刊


圖片:Getty Images
圖片:Getty Images


好友突然宣佈要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雜誌總編輯崗位,需要停一停、想一想事業與人生的發展。大家都不明所以,該雜誌可說是他十月懷胎,眠乾睡濕一手湊大的親生仔啊!暸解後原因很簡單卻殘酷:實體雜誌銷量不斷萎縮,看不到公司/自己的將來。


七、八年前當講求用戶主導及互動的Web2.0逐漸成為主流時,已有多家「百年老店」報社及雜誌社關門大吉或轉為網絡版,如美國的《LIFE》、《Newsweek》等。隨著智能手機及流動網絡的普及,情況更加嚴峻。讀者們獲取資訊更不受時空限制,而訊息也不再局限於文字,聲畫俱全的訊息彈指一揮就淹至,淹沒了不少出版社。加上本港各式各樣的免費刊物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真金白銀買刊物來讀的人愈來愈少。文化雜誌《Muse》與陪伴不少八十後成長的《Yes!》也無奈結業。

讀者流失令廣告收入下跌,繼而減少發行量似乎是惡性循環,受影響的還有印刷業。香港印刷業的技術水平在亞洲首屈一指,由於出版自由、通訊及交通方便,不少國際出版社都將亞洲區總部設在香港,是「印刷重鎮」。但隨著大陸改革開放,分薄了不少生意,於是本港報章雜誌的訂單顯得更加重要。

窮則變、變則通,面對市場轉變,印刷商以「貴精不貴多」、「密食當三番」的方向轉型,如主攻精美月曆、賀卡、紙質包裝及重視保密的支票簿、護照、證券及招股書等等。亦有不少印刷商借助科技優勢,添置先進的印刷設備,令印刷過程更簡化與自動化,從而減低人力成本。客戶更可透過互聯網落單,足不出戶就可收到少批量的書刊、單張甚至私人相冊。

傳媒機構也紛紛開設網絡版,務求在廣告市場分一杯羹並增加影響力,從而刺激實體版的銷量。資訊內容也由以往追求紙網同步,到現在紙網分家,甚至網比紙快的模式。然而有趣的是網絡版與實體版非但不是水火不容,營運得宜更可相輔相成,就如兩年前「死亡」的《Newsweek》印刷版,於今年初就「復活」了,原因正是與網紙結合更具成效。

變幻原是永恆,朋友今天離開,說不定明天又以另一個形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