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農業 就地取菜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Bonnie是人人艷羨的「少奶奶」,連蝸牛也怕得要死的她,兩年前忽然開始在自家天台種菜,還要求一對8歲兒女也要幫忙。「兩年前帶了兒女去台中的農場玩,女兒看到原個菠蘿,居然嚇得哭了,因為她吃慣了家中傭人切好的菠蘿,認不出菠蘿的原貌。我不想他們變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少奶奶最初只希望借此作為身教,想不到一位西餐廳主廚,嘗過她的有機天台蔬菜,竟然決定採用,她的嗜好變成事業。上回講到,「都市農產品有價有市」,原來在Bonnie的小小天台,一樣適用。


都市農業,大致可分近郊農業和市內農業,前者指離市區較遠的各類農場;後者即指家居、天台和社區種植等,因為只是利用大廈或區內的閒置空間,土地爭議較少,近年愈來愈受重視。

外國不少大城市已大力推動市內農業,例如紐約曼哈頓的河濱公園內的農場,利用當地製造商生產的特製「雙層牛奶箱」種植,方便通風、排水、土壤替換及植物搬遷。在布蘭克林區,甚至設有市內養蜂場,提供為餐廳和超市提供新鮮的蜂蜜!

至於香港,香港大學去年已開展了「天台耕種計劃」,利用校園面積2000平方呎的天台,實踐有機耕種。作物則會提供予校園的素食餐廳使用,由於就地取材,供應鏈短,碳足印也大大減少,品質也更有保證;此外,也能更準確按照當日銷情收採作物,以減少浪費。而餐廳的廚餘,亦可用作為天台農莊的有機堆肥,整個過程從種植、煮食、回收堆肥,都在校園進行。據說天台多了植物隔熱,大樓內也清涼了,變相又節省不少冷氣用電。

「本地農產品」已成為銷售保證,但香港的都市農業還未發展起來,原因在於欠缺政府的支援和草創的資金。針對資金問題,台灣宜蘭的農戶就推出了「都市認穀人」計劃,市民可用認養稻穀的方式事先投資,收成後再將稻米送到投資人手中。這不只能快速籌集資金,更可透過定期回報令市民了解生產過程,提高對食品的信心和本地農業的支持。其實,香港也可借鏡這些經驗,政府同時亦應加強政策支援,使港人可以享用到更多優質的本地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