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

最近讀了Malcolm GladwellOutliners(中文版譯作《異數: 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的小品,一本不一樣的「勵志書」。作者從宏觀角度,揭示成功故事背後,如何隱藏著千絲萬縷的環境因素。

作者察覺加拿大頂尖的冰上曲棍球員,超過40%集中在1月至3月出生,分佈相當集中。研究之下發現,原來球隊選拔新力軍的年齡是以每年1月為界,在選拔賽時,年初出生的青年一般比在年尾出生的,在身形和體力上自然有優勢。

看似微不足道的優勢可以引發極大的後果。年初出身的青年依靠體力和身形優勢較容易入選,然後得到更多培訓資源,繼而有更多機會晉身更高級的比賽。這正是一眾港媽港爸信奉的「贏在起跑線」,因為在長期優勢累積下,差距愈來愈大,便更有機會成為出色的運動員。作者用「馬太效應」來形容這種情況,因為《馬太福音》有一段:「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看似無傷大雅的安排,實際影響無數的人。如果選拔日期換成71日的話,各人的命運可能會出現戲劇性的變化。

另一個例子,作者發現三大科技企業,微軟、蘋果、Google的創辦人,都出生於19531956年間。如此集中絕不是偶然。原來1975年是首部個人電腦面世。從此電腦及應用產業開始發展,開啟了科網熱潮。

想把握科網熱潮,最好就是20歲左右的電腦人才,因為如果年紀再小幾年就正在讀書,畢業後已錯失「頭啖湯」。相反如果年紀再大一點,可能已經有穩定的工作及家庭,較難投身高風險的科網行業。作者的結論是,努力及眼光然重要,但「時勢做英雄」的重要性亦十分高。

作者沒有否定個人的努力的重要,但個人的際遇,亦是受環境及制度性因素影響。可是很多成功人士分享其奮鬥歷程時,都強調是依靠個人努力,對於社會提供的環境及機遇卻輕輕帶過,當然亦可能是他們從不察覺這些客觀環境的影響。

與其純粹與青年人分享成功的「心路歷程」,強調自己如何捱出頭,成功人士不如投放更多資源及精力,為下一代建設一個更公平、更開放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