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的心態與世界



前些年,「北漂」一詞紅遍內地,意指從來自其他地方卻沒有北京戶籍的人士,選擇到京城謀生和尋夢。這些年,「港漂」二字也開始流行,一批懷揣對自由城市的嚮往,憧憬在事業上有更多發展機會的內地人,在香港展開他們生活的篇章。

身邊的內地人越來越多,有經「優才計劃」來港工作的內地人,也有高考成績優秀而來港升學的內地學生。不少港漂皆是具有高學歷的專業人士,有人擔心「優才」佔據了港人的就業機會,亦有人賞識「優才」為香港帶來高增值的勞動力;有人質疑內地生分薄了香港的教育資源,也有人喜歡這種多元文化背景的學習交流氛圍。港人對「港漂」的評價不一,港漂生活的苦樂喜憂唯有自知。

筆者在工作上認識的不少「港漂」,他們一邊看港劇學習廣東話,又要適應節奏快、消費高和帶有文化差異的香港生活。四川、湖南的姑娘吃不慣粵菜的清淡,偶爾還得過羅湖關饕餮一番;高大的北方男孩住不慣香港窄小的出租屋,也必須把自己塞進四十呎的房間。媒體為這些「港漂」冠以同情的眼光,但「港漂」們卻悠然自得,昂貴的房租、潮濕的氣候也無損他們的意志,在香港自由的空氣中,釋放能量、盡展所長。

有人說,「北漂」與「港漂」不同,儘管都是在尋找一種心靈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北漂」們若然事業有成,他們或會感到自己在京城能尋到立足之地;而香港呢,除了金錢、事業、成就,「港漂」們或者需要更多文化上的認同和融合,才會感到自己屬於這個城市。因此,蹩腳的廣東話還要說下去,香港的文化還須慢慢體會。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漂泊,通往理想、智慧和成功的大門,即使在真切、平實的生活中,總需要不斷的探索、砥礪和沉澱,才能找到心靈的歸宿。生活在香港這個國際化和充滿競爭的大都會,我們更加要不斷的裝備自己,放眼世界、立志未來,或許我們或我們的下一代也會走出家門,離開這個城市,去尋找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