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瓷青花

典雅的青花茶杯
典雅的青花茶杯

遊走到鹿特丹與海牙之間的荷蘭的台夫特(Delft),除了能感受到小城的寧靜和美好,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荷蘭藍瓷。十七世紀,荷蘭皇宮派人籌建皇家代爾夫特陶瓷廠,希望仿製中國景德鎮的瓷器。雖然同樣白釉藍花,但荷蘭人不叫它做青花,叫藍瓷,奉若國寶,再配以西洋畫風,就成為獨特的瓷器。因此台夫特成為陶瓷名城。

筆者雖然未有機會到台夫特,但早年拜訪一位有名珠寶設計師的家,有幸一睹他的收藏。這位珠寶設計師喜歡中西文化交集而成的藝術品。單單是餐桌上的餐具和擺設,已經是一場文化的盛宴。

圓桌中間放著十九世紀歐洲(如捷克,威尼斯以及法國)出產的玻璃球擺設和威尼斯慕拉諾島玻璃水杯,而餐碟則是十九世紀清代海棠式玻璃碟。

中國的玻璃是由中東傳入的,後來失傳。直到波西米亞傳教士傳入製造玻璃的技術以及清朝時康熙設御用玻璃工場,中國玻璃才得以發展。康熙時期的玻璃樸實,到乾隆時期才開始發展出刻花、琺瑯彩和纏絲玻璃。桌面上的歐洲的玻璃斑斕多彩;中國的玻璃碟卻簡約、海棠制式。同一材質卻顯露出不同風韻。

荷蘭藍瓷鬱金香花小瓶佇立在桌面中間,而瓷匙則是道光年代雙魚紋瓷匙。鬱金香彩繪用色典雅;中國的雙魚紋刻畫精細;日本的青花小碟藍紋如染布般淡雅素美。各國瓷器更是反映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

大圓桌上,中國的瓷器玉石、日本青花、歐洲玻璃與荷蘭藍瓷濟濟一堂。幾百年來中西方手藝傳統躍於桌上。可能會有人覺得餐具不統一、顯得格格不入,但我卻從這小小的餐桌上感受到歷史洪流的發展與文化的交錯。這本身就是自然不過,當一國的手藝傳到別的地方,吸收了當地獨特的文化和技術,就自成一格。

若固步自封,手藝有可能跟隨不上時代的步伐而沒落;反而把眼光放大放遠,誰又可預知各種文化思想的衝撞最後會拼發出什麼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