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漫談

港人工作忙碌,出外旅遊主要是散散心、品嚐幾頓當地美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穿州過省的鐵路旅遊是奢侈玩意,只能成為年少的浪漫追憶。

然而,只要你曾試過,定會同意長途火車是感受風土民情的上佳工具,在幾小時甚至幾十小時車程中,除了欣賞窗外風光,便是與旁人分享零食逗逗小孩寒暄一番,簡單卻別有滋味。當然,偶爾會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作為過客,機緣巧合下相遇,了無牽掛地散別,似乎是大部分旅客的默契,這就是人生。

不過,長途火車對於很多人來說,是現實多於浪漫;北望神州,為期40天的春運期將於1月尾開始。數以千萬計的外省民工不惜長途跋涉,擠在狹窄的硬座車廂,為的是回鄉與家人共度春節;車站前、列車上萬人空巷的景象,成為每年令人難忘的一道風景,以及無數故事的題材。

當然,內地高鐵的出現帶來了革命性改變,火車不再只是「慢活」的同義詞,而是受到商務旅客青睞的代步工具,來往北上廣之間、晚發朝至的臥鋪高速專列,往往一票難求。

另一邊廂,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歐洲雖然擁有最發達的鐵路網絡,卻在近年遭遇不少挫折。英國鐵路經過私有化後,服務水平下滑,南北高鐵計劃(HS2)一直束之高閣,預計直到2017年才動工;德法曾執掌全球鐵路技術和營運的牛耳,但近年歐洲經濟萎縮,國營鐵路被迫削減服務,例如德國國鐵(DB)將由2016年底起,全面取消標誌性的臥鋪專列,對於火車迷和乘客來說,絕非樂見的消息。

鐵路服務有時也是政治風向指標之一。例如,敘利亞內戰引發的難民潮和巴黎恐襲,對歐洲一體化造成衝擊,來往荷比法的「大力士」(Thalys)列車破天荒實施行李安檢,令到旅客出行時間大增;有歐洲國家不惜違反「申根公約」,重設邊境檢查,不少國與國之間的專列被迫取消,遠離戰場的北歐也不能倖免──來往斯德哥爾摩和哥本哈根的列車會於20161月起停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