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記風雲》



早前談及《一生只想尋找一個肯挨麥記的女人》的短片和博文風靡網絡世界,由拍拖約會的吃飯問題,引伸到擇偶條件、男女關係,甚至觸發新一輪的「世代之爭」,好不熱鬧。


短片製作者與文字原創者均是年青人,他們選擇以全球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美式連鎖快餐店《麥當勞》作為背景,與這一代香港人的生活、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象徵意義遠遠超越了一間食肆或一家企業。

筆者有位中年朋友,每逢公幹、趕時間或想不到吃甚麼時,就會選擇到麥記解決,彷彿心理條件反射。我費解為何一個中年人還會對這些「熱氣食物」情有獨鍾?原因很簡單,就是它的可預知性。

在40年代,麥當勞兄弟仿傚一家規模較小的漢堡店,將工廠生產產品的裝配線概念引入餐廳,發展出一套嚴格的機械性生產程序,以QSC+V即Quality、Service、Clean及Value作為運營法則,並以特許經營方式擴展業務,確保消費者在何時、何地或任何一間分店,也可享用同等質素的食物與服務;要達到這個服務承諾,它們採取了高度標準化的製作流程與監控制度。

麥記不單在材料和質控訂有嚴格標準,在營造一個怎樣的品牌、怎樣的用餐體驗與怎樣的飲食文化也扭盡六壬,這是經營哲學中無比重要的一環。除了每逢推出新食品時鋪天蓋地的硬銷廣告外,透過贊助不同形式的活動,例如青少年足球培訓計劃,又不時請來當紅藝人擔任代言人,無時無刻進行軟銷,對消費者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無處不在的軟硬宣傳攻勢裡,麥記從幼到大,將好食、好玩、開心的文化深植在消費者的腦海中。但在近年飲食健康和環保的風氣下,麥記高油低纖的「垃圾食物」、因顧客瘋狂換購公仔而造成食物浪費,以及使用大量用完即棄餐具等,也受到猛烈抨擊。

消費者對麥記品牌各有喜惡,要持續成功經營,並在消費者心中保持一個較高認受性及認同的地位,標準的營運模式,已不足以滿足社會的多元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