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小一面試

圖片:晴報
圖片:晴報

 

昨天跟女兒重溫我小時候看的電視節目《小時候》,其中一集名為「貴族學校」,講的是基層孩子躋身貴族學校的社會實況。

那是1977年的作品,當年我才不過是個幾歲大的丫頭,如今看來,真驚訝於三十多年前和三十多年後人心的共通之處,畢竟,望子成龍,可能是每一代父母的共同心願。

影片中有一幕,講述一對基層父母緊張兮兮的在家「特訓」兒子,為小一入學面試作準備。

爸媽與孩子分坐在客廳小飯桌的兩頭,由爸爸飾演校長,機關槍式的向兒子發問:「你爸爸做咩?」孩子想也不用想,答:「董事長!」爸爸再問:「那你媽媽呢?」孩子揚一揚眉說:「董事長夫人!」坐在爸爸身旁的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向兒子點頭讚好。

面試還未完,爸爸再問:「你住邊區?」孩子開始「口侄侄」了,想了一想才吐出答案:「渣甸山。」爸爸見兒子的表現開始失色,眉頭一皺,再問:「你屋企有幾多個工人?有幾多架車?」如此一問,孩子明顯心虛了,好不容易才唸出「標準答案:「我屋企有兩個工人、兩架車。」

爸媽都鬆了口氣,仿佛貴族學校的入場券已經在望。

只是,「過了關」的兒子禁不住追問爸媽:「我哋屋企都無工人,又無車,點解要咁答?」

爸媽倒自圓其說得妙:「你哥哥姐姐喺工廠打工,咪就係工人囉!至於車,屋企有衣車同單車,咪兩架車囉!」

這種渴望子女躋身名校的心態,不惜一切的偽裝,當年今日,原來分別不大。只是,為甚麼今天的孩子,好像比昔日的孩子,壓力大得多呢?

鏡頭一轉,幾個孩子坐在屋邨樓下的遊樂場空地閒聊,那個被爸媽安排轉讀貴族學校的小男孩,把面試時的所見所聞公諸同好,豆丁們在討論着為甚麼富豪都住在「山上」。其中一個孩子說:「住鑽石山一定好有錢,因為有鑽石……」嘻嘻哈哈的,同伴間在遊樂場的瘋言瘋語,無疑是孩子們釋放情緒的樂土。

今天,孩子們還有這個情緒出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