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不迎新


圖片:綠色和平
圖片:綠色和平


歲晚將至,我們都習慣為家居大掃除,送舊迎新,把舊的、爛的東西丟棄,添置新衣和新家品。以前,我們物質生活不豐盛,衣服或日用品用爛了,都會盡量修補重用;現代人物質生活氾濫,送舊迎新這個習俗已經不需要在每年的特定時刻發生了。


自工業革命後,生產規模化和技術改良大大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價錢也變得便宜。以衣服為例,以前每年通常只會在冬、夏兩季購買新衣,選購衣服前亦會考慮款式是否適合、物料是否耐穿;但自速食時裝出現後,$59.9一件衣服、$199一條褲子,這個價錢對很多人來說根本微不足道,衣服買了再算,也不在乎自己會不會穿這件衣服。

過去一年,綠色和平分別和幾個團體合辦二手衣服交換派對,每次活動過後,都會出現「收到的衣服比換走的衣服多」的情況。有時你會見到有參加者拿著一袋袋還很新淨的衣服,有時連價錢牌也未剪掉;甚至有些人把衣服放下就走,毫不在乎衣服「交換」派對的真正意義。

回想從前我們得到一件新衣裳時的喜悅,有多久沒有這種心跳了?現代人物質唾手可得,但擁有的幸福感卻沒有增加。新年將至,我們是時候打開衣櫃,重新檢視自己需要多少衣物。減少過度消費,因為擁有一件令自己感覺幸福的衣服,比擁有十件自己從不在乎的衣服來得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