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笑聲化解環境污染

當空氣和糧食都被污染了,有錢的,除了移民,還有其他自救的方法。例如北京一所國際學校,花了500萬美元建造了一個巨型帳幕,佔地八千多平方米,面積比一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大。儘管外面霧霾濃罩,在這個密封的巨型保護帳蓬內,學生可以一邊呼吸淨化過的空氣,一邊追趕跑跳碰。家長就尤其安心。全中國六分一農地受重金屬污染,有中產人士自己租田種有機蔬菜,讓整個生產鏈真正可追溯,才可吃得放心。是奇聞,也是悲劇。


有人怪責中國政府,領導卻自我調侃說環保部是世界四大「尷尬部門」之一。網上流傳全世界有四大「尷尬部門」,中國環保部排名第三(第一名為美國國土安全部;二,俄羅斯的民族宗教部;四,台灣外交部)。尷尬在於責任大而權力小,例如中國的海洋污染由海洋部門主管,陸地水污染則由環保部門主管;地下水污染的防治,由國土資源部負責監測;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由國家發改委主管,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氣污染物才由環保部管。尷尬,因為無可奈何,但除了自嘲,有誰又有決心化解此困局?

今屆兩會,環境污染成為熱話之一,環保部一位司長與政協委員一場會議中坦白道:「中國30年的發展,哪個國家像我們這樣,汽車每年增加2000萬輛,煤炭每年兩個億兩個億往上增,咱們的水泥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大家都在喊『我要原生態』,其實自己活得最現代。」他說完,會場裡一片笑聲。

是不是壓了個韻,就能把壞事化為喜事?要到什麼時候大氣、草原、河川的呼喊才可壓過會議室內那「一片笑聲」?我想起岳敏君筆下的大口「傻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