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病玻璃體積血中藥治療



玻璃體積血是最常見的玻璃體病變,許多眼科疾病如視網膜靜脈阻塞、視網膜靜脈周圍炎,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都能引起玻璃體積血。出血量少時,患者可有飛蚊症感覺,檢查可見玻璃體中有血性浮游物;出血量大時,視力可突然減退甚至僅有光感。病變不僅造成視力障礙,妨礙眼底檢查,還對眼其他組織產生嚴重破壞作用,引起其他併發症,如玻璃體液化、機化、後脫離,繼發血細胞青光眼等,是中醫眼科血證的主要病證之一。本病診斷相對容易,西醫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中醫稱玻璃體為神膏,玻璃體積血屬中醫雲霧移睛、血灌瞳神、暴盲等範疇。

中醫認為本病常見的病因為:氣、火、瘀三種因素,如肝膽蘊熱,血受熱迫,破絡灌瞳;肝腎陰虧,虛火上炎,致血不循經溢於絡外;心脾兩虧,氣虛不能攝血,致血溢絡外;撞擊傷目,內損目絡,致血灌瞳神。

中醫眼科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思維方式,將玻璃體積血分為早、中、晚三期分期論治。中醫眼科治療該病的療程短,療效也較穩定。

早期一般為一周內,即出血期。玻璃體腔內血色鮮紅,血不歸經,多因邪熱所迫,急以涼血止血,慎用活血化瘀。常用方藥生蒲黃東加減,如生地、赤芍、牡丹皮、梔子炭、白茅根,旱蓮草、仙鶴草等使血涼即止。

中期一般為兩至三周, 出血己止或止血治療後,瘀血停積無新鮮出血,玻璃體腔內血色黯紅,為陳舊性,多治以活血化瘀,理氣為宜,方藥以桃紅四物湯加理氣行氣之品,如桃仁、紅花、當歸、生地、枳殼、木香、青皮、香附等。

晚期,發病已達六十天,病久氣虛,宜寧血補虛,除用活血化瘀外,加用軟堅散結、補氣之品,常用血府逐瘀湯加減,如加三棱、莪术、昆布、海藻、鱉甲等。氣虛當加炙黃芪、太子參,血虛者當歸,血液機化者加昆布、海藻。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再作相應選擇為宜。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訪問學者劉鑫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