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止瀉痢的嶺南草藥——火炭母

清水灣郊野公園的火炭母
清水灣郊野公園的火炭母

嶺南是指橫亙在廣東、廣西與湖南、江西交界地帶的五嶺之南。五嶺就是大庾嶺、騎田嶺、越城嶺、萌渚嶺和都龐嶺(揭陽嶺),是南嶺山脈的主要高峰。

嶺南這個地理名詞始見於漢代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公元前91年)。唐代貞觀元年公元627,以「道」為行政區劃的單位,根據山脈、河流等自然地理條件將全國分為十道,在嶺南地區設置嶺南道。現代的嶺南地區則包括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嶺南地區的藥用植物獨具特色,本文介紹善止瀉痢的「火炭母」。

蓼科(Polygonaceae)蓼屬(Polygonum)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在香港的郊野公園的山谷濕地、山坡草地、村邊、路旁和溝渠旁非常常見,是本地原生的植物,也分佈於海南、臺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以及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等地。莖具縱棱,多分枝,斜上。葉卵形或長卵形,頂端短漸尖,基部截形或寬心形,托葉鞘膜質;其葉面的V形斑紋常常作為識別的特徵,但是這一性狀並不穩定,有推測認為與土壤的酸鹼度有關,但實際的形成原因尚待研究。一般認為,植物色素(pigments)主要有三大類:葉綠素(chlorophyll)(綠色)、胡蘿蔔素類(carotenoids)(黃色)、花青素類(anthocyanins)(紅色)。葉片顏色的變化與這三類色素的組成和含量變化有關。火炭母的幼嫩枝葉可供生食,酸甜可口,沸水燀後涼拌,風味獨特。花序呈頭狀(因此歸於蓼屬的頭狀蓼組,以利鑒別),頂生或腋生;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紅色。瘦果寬卵形,具3棱,黑色,包於宿存花被中,味甘可食。火炭母之名也與其果實有關,清代的《植物名實圖考》(1848年)記載「其子青黑如炭」。

夏秋時節採收其地上部分曬乾入藥或鮮用,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等功效,作煎劑的常用劑量為10~15克(鮮品可用至30~60克)。廣州、香港等嶺南地區的中醫師常常以其配伍其他中藥,治療濕熱瀉痢,對急慢性痢疾和潰瘍性結腸炎等證屬大腸濕熱者,頗有效驗。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對火炭母地上部分進行了藥理學研究,證實其有顯著的抗腹瀉作用,並發現其所含的鞣質類成分鞣花酸(ellagic acid)和柯里拉京corilagin)是主要的抗腹瀉活性成分。另外,據《中華本草》記載,火炭母的地下部分(根莖和根)有補益脾腎、平降肝陽等功效,主治體虛乏力、耳鳴眩暈等證。在本港,《中醫藥條例》「附表2中藥材」規定的火炭母是「蓼科植物火炭母的全草或其任何部分。這個定義比較模糊,應明確指明藥用部位是本植物的地上部分。作為重要的嶺南草藥,火炭母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不同的功效,應該區分使用。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教學科研部一級講師郭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