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辨治六種常見咳嗽?

咳嗽是都市人最常見的病證,多見於感冒之後,患者一般都喜歡找中醫來診治調理,標本兼治。中醫認為咳嗽是感受風寒燥熱邪氣,肺失宣降,肺氣上逆,發出咳聲,或咳吐痰液的一種肺系病證。在臨床辨治上,中醫將咳嗽分為六種常見類型,分別是風咳、寒咳、熱咳、痰咳、乾咳、久咳,這裡簡要地介紹各種咳嗽的臨床特徵及辨治方藥。       

風咳:由於冷空氣、灰塵、油煙等的刺激,出現咽癢,說咳就咳,難以抑制,但說停就停,就像風一樣來無蹤去無影,非常符合「風」的特點。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浮。病機是風邪犯肺,肺失清肅,治法疏風散邪,宣肺止咳,代表方劑是止嗽散加減。

寒咳:多由於感受風寒或空調冷氣低溫引起,出現咳嗽聲重,氣息急促,鼻塞,常流清涕,咽癢,咯痰稀薄色白,或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肢體酸痛等。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浮緊。病機是風寒襲肺,肺氣失宣,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代表方劑是三拗湯和止嗽散加減。

熱咳:多由於感受風熱或暑熱引起,出現咳嗽頻劇,氣粗或咳聲嘶啞,咽喉乾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色黃,咳時汗出,鼻流黃涕,鼻呼熱氣,口乾口苦,頭痛身熱,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浮數。病機是風熱犯肺,肺失清肅,治法是疏風清熱,宣肺止咳,代表方劑是桑菊飲加減。

痰咳:多見於老年人,體弱氣虛,不慎受寒感冒後,出現咳嗽反覆發作,咳聲重濁,咽癢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質粘膩或稠厚成塊,色白或帶灰色。特別是每於早晨或食後則咳痰甚多,進食甘甜油膩食物後明顯加重,胸悶脘痞,嘔惡食少,神疲體倦,大便時稀時溏。舌質淡,舌苔白膩,舌體胖大及多津,脈象濡滑。病機是脾濕生痰,上壅肺氣,治法是健脾化濕,化痰止咳,代表方劑是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

乾咳:常見於長期吸煙及嗜食辛辣之人,或者感受秋燥熱氣,出現乾咳,連聲作嗆,咽喉乾癢,口乾口苦,唇鼻乾燥,無痰或痰少而黏連成絲,不易咯出,或痰中帶有血絲。舌質紅乾而少津,苔薄黃,脈浮數。病機是風燥傷肺,肺失清潤,治法是疏風清肺,潤燥止咳,代表方藥是桑杏湯加減。

久咳:若是上述五種咳嗽病證,反覆發作,時好時壞,纏綿難癒,就容易轉變成久咳(氣陰兩虛)。主要症狀是口乾咽燥,乾咳為主,咳聲短促,或痰中帶血絲,或聲音逐漸嘶啞,或午後潮熱,顴部潮紅,時有自汗或夜間盜汗,手足心熱,食少消瘦,神疲乏力。舌質紅、少苔,脈細數。病機是氣陰虧虛,虛熱內灼,肺失潤降,治法是補氣滋陰、潤肺止咳,代表方藥是生脈散和沙參麥冬湯加減。

由於臨床上每個人的咳嗽、體質不同,最好在註冊中醫師的診治下,這樣才能正確、安全、有效地治療咳嗽。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講師劉忠第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