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植物香港巴豆的前世今生

城門標本林栽培的香港巴豆(Croton hancei Benth.)
城門標本林栽培的香港巴豆(Croton hancei Benth.)

大戟科(

Euphorbiaceae巴豆屬(Croton)植物全世界有1000多種,其中不乏藥用和有毒的種類。本屬植物在香港有以下5種:巴豆(Croton tiglium L.,雞骨香(金錦楓)(C. crassifolius Geiseler),毛果巴豆(C. lachnocarpus Benth.),香港巴豆(海斯巴豆)(C. hancei Benth.月光巴豆(瘤果巴豆)C. moonii Thwaites)。其中,月光巴豆原產於斯蘭卡,在香港有栽培,有文獻記載其可供藥用;其餘4種都是香港原生的植物。巴豆,雞骨香和毛果巴豆是《香港中草藥大全》(2014年)收載的中草藥;生巴豆(巴豆未經炮製的成熟果實或種子)是《中醫藥條例》附表131種烈性/毒性中藥材之一,而製巴豆(巴豆成熟果實的炮製品),巴豆霜(巴豆成熟種子的炮製品)和雞骨香(雞骨香的根)則列入《中醫藥條例》附表2574種中藥材之內。但是,關於香港巴豆的文獻記載很少,這是香港的一種頗具神秘色彩的珍稀物種,有特殊的科學價值

香港甫開埠,就有不少海外學者在香港開展植物的採集和研究工作,英國人漢斯(亦譯為海斯)(Henry Fletcher Hance1827~1886)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漢斯與香港的淵源極其深厚,作為外交官於1844年來到香港,漢斯在此後的30年間,工作之餘均在香港和內地採集植物標本,發表了大量的新種,成為國際知名的植物學家。漢斯於1886年在廈門去世,其後埋葬在跑馬地的香港墳場。他當時保存在香港的植物標本已經有22千多號,全部移送給了大英博物館。1861年,英國植物學家邊林(亦譯為班遜姆)(George Bentham1800~1884)根據漢斯1850年左右在香港島採集的標本,以Croton hancei Benth. 為學名(scientific name)在倫敦發表了新種。在這個學名中,命名人authority邊林(縮寫為Benth.)將標本的採集者漢斯的姓氏拉丁化,作為種加詞specific epithet),以紀念其貢獻。邊林同時指出,香港巴豆除香港外,其它地方未見分佈(not seen from elsewhere但是,在香港巴豆這一新種發表後的一百多年間,植物學者對其在野外的具體分佈地點並不瞭解,導致香港巴豆一直處於失蹤的狀態。直到1997年,漁農自然護理署(以下簡稱漁護署)香港植物標本室職員在青衣島南面山區發現疑似香港巴豆的野生種群。其後,漁護署邀請了內地的植物學家協助鑒定,漁護署職員也在倫敦核查了當年漢斯所採的標本,證實在青衣發現的約1,700株灌木確為香港巴豆。從此,香港植物資料庫中該物種的記錄就臻於完整。

香港巴豆為灌木或小喬木;嫩枝和花序均被貼伏的星狀毛;枝條禿淨。葉密生於小枝頂端,紙質,長圓狀披針形,全緣或邊緣有細鋸齒,兩面無毛,基部中脈兩側通常各有1枚具柄的杯狀腺體;葉柄短,被毛。總狀花序頂生;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萼片卵形,花瓣狹小;雌花萼片長圓形。蒴果球形,有短毛和宿存花柱,成熟時棕褐色。為了保護香港巴豆的自然生態環境,漁護署通過遷地保育,已經成功將香港巴豆栽培於城門郊野公園標本林和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漁護署的保育措施居功至偉,讓市民得以近距離觀賞這一珍稀植物。事實上,香港巴豆的樣貌雖然平凡低調,卻已經成為植物學科相關學者和大自然愛好者眼中的一顆明珠。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教學科研部一級講師郭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