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力場」再現?

鳳凰的移動路徑圖(黑色線)。淺色線代表亞洲主要預報中心之預報(24/48/72分別代表24、48及72小時預報),預報時間為2014年9月19日晚上8時,當時鳳凰已進入南海。(來源:香港地下天文台)
鳳凰的移動路徑圖(黑色線)。淺色線代表亞洲主要預報中心之預報(24/48/72分別代表24、48及72小時預報),預報時間為2014年9月19日晚上8時,當時鳳凰已進入南海。(來源:香港地下天文台)

台灣本週初受熱帶氣旋鳳凰吹襲,然而鳳凰橫過菲律賓北部時,一直以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並指向華南沿岸。究竟甚麼原因引致熱帶氣旋轉向?「李氏力場」真的存在嗎?

 

近年,每當熱帶氣旋迫近香港,市民就會談及「李氏力場」。「李氏力場」是指熱帶氣旋突然轉向或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時間與某香港某富商有關,旨在令香港經濟活動不受影響。由於「力場論」日漸泛,天文台台長更親自跟學生會面解釋疑團(見篇末)。

 

氣象學上,熱帶氣旋突然轉向並非罕見。熱帶氣旋的移動受高空(並非地面)引導氣流影響,當引導氣流改變,熱帶氣旋的移動方向隨即改變。引導氣流受季節及緯度影響,夏季副熱帶高壓籠罩華南地區,由於高壓區內空氣以順時針方向吹出,因此南海北部上空吹東至東南風,熱帶氣旋多向西至西北方向移動。

 

到了秋季,北半球開始降溫,中緯度地區上空西風槽開始活躍。西風槽是一個低壓系統,空氣以逆時針吹入,假如西風槽南下,南海北部上空會轉吹西至西南風。西風槽與副熱帶高壓為敵對關係,當西風槽增強,副熱帶高壓便減弱,引導氣流隨即改變,熱帶氣旋便轉向北甚至東北移動,直撲日本甚至回歸西太平洋。現時數值天氣預報已能有效監察副熱帶高壓及西風槽的活動,因此雖然鳳凰以西北偏西路徑橫過呂宋進入南海,各預報中心均大膽預測鳳凰將會轉向,而台灣當局更嚴陣以待。

 

夏季大氣環境較為穩定,但秋季開始,副熱帶高壓與西風槽開始角力,影響熱帶氣旋的移動,令預報難度增加,這是真正的「力場比拼」。到了冬季,副熱帶高壓退至西太平洋較東位置,南海北部穩定吹西風,熱帶氣旋進入南海前轉向或消散。

 

延伸閱讀:

學生信有「李氏力場」(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511/1871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