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最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大家對「二十四節氣」並不陌生,都認同它相當應時應景,然而對「立冬」及「入冬」的具體概念,又似乎有點模糊。

氣象學意義上的冬天是從十二月一日開始,直至第二年的二月廿八日。如此類推,完整的三、四、五月就是春季,六、七、八月就是夏季,九、十、十一月就是秋季。這個分類法的好處,除了容易處理數據來進行年度之間的氣候記錄和預測外,亦方便比較不同國家城市的氣候特徵。

天文學意義上的季節則以春分、夏至、秋分及冬至為四個主要座標。今年十二月廿一日將為冬至日,至明年三月十九日春分日之間就是今年天文學的冬天。同樣,從春分日到夏至日就是明年天文學的春天等等。要留意一點,南半球季節始末日子跟北半球一樣,只不過季節相反而已。

內地氣象部門有多一套操作標準:某一個地區連續五天平均氣溫低於攝氏十度,頭一天便算是「入冬」。如此類推,「入春」、「入夏」及「入秋」亦有既定的溫度標準,對於幅員廣闊的中國來說,採用這個標準有它實際需要。 

古人觀察太陽的位置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又稱黃道)分為廿四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每年從「立春」到「大寒」等每個節氣的正式日期可能相差一兩天,然而每個節氣有它獨特的意義,周而復始,跟曆法及自然氣候有密切關係。「二十四節氣」雖然起源在黃河流域,它對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上的提示,時至今日依然有一定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