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槽與冰雹

本週初,華南地區出現冰雹天氣。雖然香港未受影響,但香港已踏入雨季,隨時要防範惡劣天氣的出現。

春季開始,大陸氣團開始減弱,海洋氣團變得活躍,兩者在內陸相遇形成低壓槽。假如兩者有明顯的溫度差,我們稱為冷鋒。

空氣由四周流入低壓槽,在低壓槽內上升,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形成棉花狀的積雲。當積雲發展至對流層頂然後向水平展開成砧狀,稱為積雨雲。

積雨雲是帶電的雲,當發生放電現象時,稱為閃電,閃電時產生的高溫令空氣膨脹爆炸,產生的聲音就是雷聲。假如雷暴發生時正在室外,應立即停止所有活動回到室內,避免接觸金屬物件、淋浴及使用電話。如未能回到室內,則應遠離大樹、電線杆等物體,及蹲下減少被閃電擊中的機會。

當低壓槽橫過香港時,天色轉暗,風力增強,風向由南至西南轉為西北並出現猛烈陣風,這種現象稱為「西北石湖」或「打石湖」,對海面漁船及小艇構成危險,甚至會將貨櫃等大型物件吹倒。狂風過後,氣溫明顯下降。

假如積雨雲內氣流強勁,空氣一直上升至大氣高層,由於氣溫低於0度,空氣中的水汽會直接結成冰晶,稱為凝華。冰晶由於重量而下墜,但被上升氣流帶回大氣高層,過程中更多水汽在冰晶上凝華,冰晶變成冰粒。這個過程不斷重覆,冰粒的體積不斷增大,直至上升氣流消失或無法承受其重量時便降到地面,稱為雹。

冰雹的大小由黃豆至高爾夫球不等,由於在空氣中不斷升降,空氣阻力令冰雹呈球形,有時形狀帶點不規則。假如我們將冰雹切開,會看到裡面一層層的結構,每層結構是冰雹上升時與水汽結合形成。因此網上流傳長方形的冰雹,並非真實。

現時科技無法預測冰雹形成。但利用實時雷達圖的迴波強度,可以估計冰雹出現的可能性。天文台的雷達圖上,不同強度的迴波代表對流的強弱。當出現黃色、橙色及紅色的迴波,代表有雷暴及大雨。當出現紫色的迴波,更可能代表有冰雹。

 

延伸閱讀:

1. 天文台雷達圖

2. 香港各區雨量分佈

3. 閃電位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