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的應對策略(上):預報篇

事先張揚的極端天氣終於橫掃全中國,令不少地區出現破紀錄低溫及雨雪天氣。這股超級寒潮的威力甚至令越南北部下雪,泰國首都曼谷的氣溫亦跌破20度。

在香港,星期日天文台氣溫一度跌至3.1度,僅次於1893年及1957年的寒潮。1893年的寒潮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0.0度,而1957年的寒潮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2.4度。

在寒潮影響香港前一星期,坊間有人根據數值天氣預報結果斷言香港會非常寒冷並且下雪,而天文台作出否認。雖然香港過去曾有下雪記錄,但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香港氣溫(無論是平均或最高)都屢創新高,要接受數值預報模式的一個極端低溫及下雪預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熟悉天文台運作的朋友可能知道,天文台並非憑單一數值預報模式進行天氣預測,而且會根據模式過去的表現及考慮香港的客觀因素(例如地形、氣候)對模式預報作出修訂。而外國網站一般為全自動操作,對預報結果不作任何品質管理,亦不會參考預報點的客觀因素,因此有時會出現誇張的預報,令人無法肯定其準確性。

即使是最有名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及美國國家大氣及海洋管理局的ECMWFGFS模式,在不同場合的預報表現亦有高低,沒有一個模式永遠優勝。預報有時甚至不斷更改,令人無所適從(例如秋季熱帶氣旋路徑預報)。在這個前提下,天文台開發了「多模式集合預報」(multi-model ensemble forecast),將主要模式(包括歐洲、美國、日本及香港)的預測組合起來,成為一個加權平均預報。集合預報是近年天氣預報一個新方向,研究表示能有效減少熱帶氣旋路徑預報的誤差,不過在寒潮預報方面的文獻較少。

由於集合預報進行了平均處理,預報比單一模式穩定,但對天氣變化的反應亦會較慢。然而作為官方天氣預報機構,一個穩定的預報比一個朝令夕改的預報來得有公信力。對一般公眾而言,天文台能夠預測天氣變化,而天氣變化沒有令他們不便(這不是天文台的範圍),便是合格。這肯定與極端天氣愛好者追求完美預測的期望有落差。

不過經過今次超級寒潮事件後,我們要重新思考一下如何面對數值預報的極端天氣預測。現時部分預報機構會提供熱帶氣旋主流預報及可能性較低的替代預報(alternate scenario),給公眾作為參考。同樣理念能否在寒潮預報上推行,有待研究。

 

延伸閱讀

寒風霜雪黑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