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的應對策略(下):資訊篇

上月的超級寒潮令天文台氣溫跌至差不多六十年來新低。面對極端天氣可能影響香港,天文台如何發放資訊才恰當?

早在寒潮影響香港一星期前,部分網上平台及媒體根據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預測結果,大肆報道香港將會下雪的消息,並在圖表及文字上下了不少功夫以吸引眼球。對一般市民來說,他們對數值天氣預報一無所知,不少人信以為真。而由於當時距離預測日期尚遠,天文台未有作出澄清或補充,消息得以越傳越大。

這情況有點像夏季熱帶氣旋迫近香港時,網上總有謠傳自稱貨櫃碼頭、航運公司或其他機構的消息,指天文台會在甚麼時候改發八號、九號甚至十號風球一樣。雖然消息每次都證實為假,但下次再有熱帶氣旋襲港時又會被廣傳,人們繼續信以為真。這帶出了一個問題:為甚麼市民寧願相信天文台以外的資訊?

天文台作為政府機構,在「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作風下,表現一向保守是意料中事。雖然近年已不斷進步,但在資訊發放的時間性、天氣稿的用字、接受媒體查詢時的回應方式等,仍有不少進步空間。市民無法第一時間得到他們易於明白的信息時,自然會參考非官方資訊。但非官方資訊來源良莠不齊,有些純粹為滿足個人慾望或引起混亂,而且就算預測最後沒有實現,也無須負上責任。

對於今次超級寒潮,內地及海外地區的用字相當進取,例如用「霸王級」、「怪獸級」,而天文台只用「強烈寒潮」,無法令市民留下印象。在風力表達上,「離岸及高地吹烈風」等同八號風球風力,冬季出現機會不多,天文台應該加以強調,令市民注意除了氣溫急降外,戶外活動亦會受影響。而且在嚴寒及大風的天氣下,體溫流失的速度非常快,市民感覺到的溫度比氣溫更低,因而覺得天文台的預測更不準確。美加的氣象機構及媒體經常引用風寒指數來警告戶外逗留的風險,然而香港只有非官方網站例如地下天文台提供風寒指數。

嚴寒天氣甚少在香港出現,這一代香港人大多數只認識結霜,並視為一項觀賞活動。今次超級寒潮帶來結冰天氣,很多人都忽視其危險性,而天文台亦只用「高地可能出現結冰或結霜」來提示市民。道路結冰是非常危險的事,除了會造成交通意外,亦會令行人跌倒受傷。如果天文台能加強警告字眼,或者市民不會一窩蜂上山,因而避過交通擠塞和意外。

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出現頻率有上升趨勢。上月連場大雨,天文台錄得266.9毫米的破紀錄雨量,是正常24.7毫米的十倍多。假如有一天超強颱風迫近香港,預料會出現數米高風暴潮,不知危險的市民會否湧到岸邊觀浪?吸取了今次處理極端天氣的經驗後,天文台能否適時發放貼近市民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