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飽覽海洋生態熱點

Hoi Ha Wan_ © Adam Minu WWF
Hoi Ha Wan_ © Adam Minu WWF

香港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孕育數之不盡的海洋生物。翻開熊貓會最新推出的「海洋生態熱點地圖」,你自會發現本地生物多樣性之豐富,景色之壯麗,與世界上許多著名的自然美景不遑多讓。海洋生態熱點指一些擁有具代表性、罕見或受威脅的海洋物種及棲息地的區域,具有保育及科研價值。

在香港,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西大嶼山海域全港最大潮間帶泥灘又有全港最多馬蹄蟹的下白泥至尖鼻咀,以及育有大量珊瑚和珊瑚魚的海下灣海岸公園等都被列爲海洋生態熱點。我們與三十多名專家根據以下《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具有重要生態或生物意義的海洋區域」的科學準則揀選海洋生態熱點:

1. 獨特或稀有性
2.
對物種生長階段的特別重要性
3.
對受威脅、瀕危或數目減少物種及/或生境的重要性
4.
易受傷害性、脆弱性、敏感性或恢復緩慢
5.
生物多樣性
6.
自然性

©Kevin Ho
©Kevin Ho
© Ang Put Jr.
© Ang Put Jr.

保育海洋生態熱不僅為生態更為人類帶莫大。去年,本會發表的研究指出,每投資一美元建設海洋保護區,便能在就業、海洋保護及漁業等方面有至少三美元的回報。現時世界各地許多海洋保護區證實了它如何緩解貧窮問題、強化管治造福人類健康等好處。(詳見例子:漁民是海洋健康的關鍵

現時,香港只有4個海岸公園及1個海岸保護區受保育和管理,當中只覆蓋了31個海洋生態熱點中5個,面積不到全港海洋及海岸範圍的百分之二。面對沿海發展威脅日益嚴重,香港要與時間競爭,盡力保育更多重要的海洋生境。下一步,我們專家攜手發掘需要優先保護及管理的熱點,並向政府提出適切的保育措施,例如成立不同限制程度的海洋保護區。我們亦會與不同持分者緊密合作,平衡社會、經濟及環境保育的需要。除此之外,我們促請政府盡快闡明實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中的『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保育至少一成具有高度保育價值的海洋和海岸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