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 OFT-2 任務的「零重力指示器」是個《坎巴拉太空計畫》的人偶
Starliner 與國際太空站的對接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波音的 Starliner 太空艙週五由美國佛州升空後,經過一天在軌道上的停留後,於週末和國際太空站完成對接。由於此次的 OFT-2 測試任務為無人任務,因此開艙門的作業由國際太空站一側的太空人進行,打開後太空人發現了 Starliner 內除了測試用的假人外,還有個飄在空中的小布偶在和他們打招呼 —— 這個小布偶是來自遊戲《坎巴拉太空計畫》(Kerbal Space Program)的主角傑伯,在任務中擔任「零重力指示器」的角色。
在太空任務中帶一個小布偶的傳統,源自於第一位上太空的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他在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飛行中,帶了一個小人偶上太空,並且以人偶飄起做為太空船已經進入無重力狀態的指示。在這之後,太部份的載人太空人任務都會攜帶這麼一個小布偶,雖然說名義上還是「零重力指示器」,但更多是個護身符兼吉祥物的存在,由組員們決定攜帶何物為零重力指示器。
@BoeingSpace #Starliner passenger - Kerbal@nasa @NASA_Astronauts @astro_kjell @Astro_FarmerBob @AstroSamantha @astro_watkins pic.twitter.com/G8ueD7qkhh
— Serg.Korsakov (@SergKorsakov) May 21, 2022
波音在任務前並沒有特別說明零重力指示器的選擇(SpaceX 對應的 Demo-1 任務在發射前就有介紹零重力指示器是個地球的布偶),而在發射過程中也沒有艙內環境的即時影片,因此一直到國際太空站開艙後,才知道原來是選擇了遊戲《坎巴拉太空計畫》的布偶。《坎巴拉太空計畫》是個 2011 年開始公測,2015 年正式上市的遊戲,描述一群極有冒險精神的綠色外星人想上太空的過程。雖然說人物很可愛,但遊戲對於軌道力學、火箭學、以及太空探險的諸多挑戰都極為擬真,《坎巴拉太空計畫》不僅成為許多年輕人接觸火箭工程的門徑,而且甚至 NASA 與 ESA 都曾與之合作,製作任務包。波音此次選擇以《坎巴拉太空計畫》的布偶為零重力指示器,也是對《坎巴拉太空計畫》在太空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致敬了。
The @BoeingSpace #Starliner crew ship completed its trip to the station when it docked to the Harmony module's forward port at 8:28pm ET today. More... https://t.co/RgllPL4Uiu pic.twitter.com/0uxslOk0Mn
—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Space_Station) May 21, 2022
不過,在遊戲的設定中,傑伯是個不怕困難與失誤,總是能在危急狀況拯救任務,而或許 Starliner 也真需要傑伯來「拯救」一下也說不定。其對接過程實在是說不上順利,除了在軌道抬升的階段時,服務艙的 12 個推進器中有兩個未作動之外,溫控系統在半路也發生了問題,而且在即將對接時,也發生了對接環延伸不完全的狀況,在重新伸縮之後才正常。
Starliner 將在國際太空站上再待五天的時間,然後預計將返航於美國西墨西哥州的沙漠中。雖說首度載人測試的 CFT 任務理論上最快在今秋就能進行,但考慮到目前 OFT-2 所發生的種種問題,想必在 Starliner 返航後,NASA 和波音都會要好好地分析一下這些失誤,才能決定何時進行 CFT 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