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摘星難守業更難

有指「創業難,守業更難」,但隨著租金高企,創業亦變得不容易。友人最近衝破重重難關,開設實體店銷售精緻甜品,筆者當然替朋友高興,亦預祝他的心血早日摘星。不過朋友聞言對此卻耍手搖頭,更坦言其出品早前被傳媒報導後,已收到製作工場的業主來電,首先是祝賀電,第二句已暗示約滿後加租,如獲米芝蓮評級,相信業主的加租幅度更狠,屆時恐怕要關門大吉,因此寧可「低調」一點。

2009年起,國際餐飲美食指標《米芝蓮指南》每年推出香港版,獲其推介者迅即人氣爆燈,猶如點石成金。不過,人怕出名豬怕肥,指南評級,卻未必人人受得起。尤其是「街頭小食推介」,據傳媒報導,被推介的生煎包和傳統中式糖水店,均遭業主大幅加租,難逃被逼遷命運。

放眼亞洲區內日本及台灣等地,均有不少百年老店,開業數十載仍在原址屹立不倒的「大有店在」;惟香港寸金尺土,據戴德梁行早前發表的《全球主要大街》報告,至2015年第二季,全球最昂貴的商業街道,以紐約第五大道上段最貴,每月呎租逾二千元;銅鑼灣大街商店每月呎租約一千五百元,雖已按年下跌約12%,但仍連續第二年位列全球第二貴、亞洲區第一貴,租金水平遠遠拋離東京銀座及首爾明洞等當地核心商業區。未計人力、原材料及雜費等成本,小食肆單是負擔租金已非易事,生意稍有不濟,店主即要「執包袱」離場。

再者,米芝蓮的榮譽非一生一世,食店今年「摘星」,稍有退步翌年便名落孫山,再次成為傳媒追訪焦點,更或影響食店聲譽。除擔心加租,小店更擔心好手藝的師傅被挖角或自立門戶,或是應付不了慕名而來的大批顧客等,據聞,近年在外國,有食肆對米芝蓮的星級榮譽敬謝不敏,以免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對於飲食界來說,米芝蓮的「加冕」是好是壞,確實很難一概而論;但對於美食信徒而言,要按圖索驥,嚐盡當地美食,也不能盡信「天書」,因為在「天書」推介不久,或許該店已因加租而遷往別處,或更甚者因承受不了種種壓力而結業,最好還是上網查一查才前往光顧,以免白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