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偽術到藝術

藝術品交易從來都是小圈子活動,如何界定藝術品的價值,更是專家的領域。紀錄片《大偽術家》,正是講述假畫大師Wolfgang Beltracchi的傳奇故事。

Wolfgang Beltracchi不是第一個畫假畫,但他可以令藝術界「大地震」,不單是因為他利用過百幅假畫賺取數千萬歐元。更重要是,他的假畫做法並不是抄襲現成的名畫,反而是利用自己創意及知識,「創作」全新的作品。

Wolfgang Beltracchi從未接受專業的美術訓練,他的技巧都是無師自通,但他對美術的認真程度,卻令人驚訝。他模仿的對象橫跨不同領域,包括畢加索、達文西、恩斯特等等。在製作假畫前,他會先熟讀該畫家的歷史文獻,尋找一些只有文字紀錄,卻從未曝光的畫作,或者是該畫家的作品有長時間的「真空期」。

一旦鎖定對象,他就會了解畫家當時的生活經歷,代入畫家內心美感世界及情緒,然後調查當年流行的顏料及材料,再配合繪畫技巧,最後以那位畫家的名義,創作一幅全新的畫作,然後再用各種身份編纂故事增加可信性,最後交予拍賣行進行拍賣。

案件曝光之前,他的「偽術品」一直是拍賣行的最愛。由於拍賣官/專家的佣金與拍賣價掛鈎,愈多藝術品高價拍賣,收入就愈高,一幅從未曝光的「大師」之作,佣金一定可觀,加上這些「偽術品」像真度超高,因此他很容易就混水摸魚。難怪他說:「賣出五十萬歐元的畫,比賣出一萬元的更容易。因為人們更傾向相信昂貴的就是真跡。」

案件曝光,Wolfgang Beltracchi的作品立即由百萬名畫變成廢紙。到底所謂的藝術價值,其實是什麼呢?同一件作品,作者不是畢加索等大師,價值就差天共地,到底大家買的是畫作上的簽名,還是畫作本身呢?藝術品的價值似乎只是專家、拍賣官和投資者之間的音樂椅遊戲。只要大家願意相信就可以繼續。是真是假真的重要嗎?與其說他是害群之馬,其實他只是整個扭曲藝術品市場的表徵。

Wolfgang Beltracchi是難得一見的才,他不但可以模仿跨時代的藝術風格,而且具有「重新創造」的能力。難怪有專家提出疑問,即使是假畫,但他這種極致的「偽術創作」,其「藝術價值」是否也應獲得肯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