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Interior Design創辦人Ivan Ho分享他如何推進行業質素,為客戶構建一個有溫度的家

為自己及家人建立一個幸福安樂窩,是不少香港人的一生所求。幸福家居的定義因人而異,但對於C&I Interior Design創辦人Ivan Ho而言,家,作為一家人團聚及享受生活的地方,講求一種溫度,這亦是他多年來的家居設計法則。

由於父母從事家具行業,Ivan自小便對設計及製造有所涉獵,並產生濃厚興趣,及至大學時期遠赴台灣修讀室內設計。回港後,他加入家業成為學徒,輾轉在數間室內設計公司(包括EF Design)工作後,於2010年創立C&I Interior Design(下篇稱C&I)。十多年來,他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設計及建造(Design-Build)服務,憑藉良好口碑,取得不少大型住宅設計項目。

作為一位設計師,除了用作品說話,個人形象也相當重要。Ivan特別喜歡穿著深色西裝,加上高挑的身材,經常予人一種沉靜寡言的第一印象。直至認識他後,才發現高冷的外表下,原來是一位坦誠、有禮,而且對事物充滿熱誠的創意工作者,尤其當談及他豢養的八隻小貓時,更為投入。他對小貓的喜愛,可見於他佈滿紋身的手臂上——遠觀,以為是張牙舞爪的神話圖案;細看,原來是一幅幅小貓照片。這是他每次會面都以西裝示人的原因,因為「要把紋身藏起來,以免嚇著別人。」他笑說。

自言喜歡「宅」在家中的他,認為家是一個有溫度的地方,因此他的設計均以此為原則,透過造工、細節及物料的運用,致力為客戶打造有溫度的質感家居。在訪談中,他向我們分享香港室內設計業的不足之處,以及他的一些解決方法 。

你如何成為一位室內設計師?

由於家庭從事定制家具行業,我自小便受到薰陶,被顏色、圖畫及拼畫等俱設計性的事物所吸引,從而對設計產生不少想法。長大後決定赴台修讀室內設計,希望能夠將腦海中的東西實現。畢業回港後,我加入了家人的公司實習,學會不少專業知識。在不同室內設計公司汲取一定經驗後,便決定創立自己的設計公司C&I 。

C&I 的願景是什麼?你如何透過設計實現公司願景?

C&I由一群專業、眼光獨到的室內設計師組成。團隊講求創意和與革新,以品味延展空間,致力為每位客人打造心目中的理想家居。我們鼓勵設計師突破固有框架,挑戰大膽創新的想像,從而帶給客戶一個有溫度、有個性的家。

如何成就一個有溫度的家?

今時今日不少作品偏向「罐頭式」設計,主要因為香港人比較喜歡追趕潮流。這兩年酒店風飾材大行其道,例如雲石、不鏽鋼及鍍金等,被廣泛使用到家居設計上。但我認為設計不應被潮流框架限制,因此我們傾向把時 下流行的設計元素與不同風格及材質互相混搭,碰撞出現代經典(Modern classic)的設計風格,也是我的標誌風格之一。

例如一幅電視牆,市面上不少罐頭式電視牆設計均以切割工整的大塊雲石組成。但我們嘗試採用較少的雲石比例創作電視牆,雲石只作為配飾之用, 然後再在其上混搭其他物料,或在外型上加入創意,例如曲線、孤度等,把正負位對調,打造與別不同的效果。

如何避免掉進「罐頭式」設計陷阱?

我們這個行業的階級觀念很重。 很多時候,上層製定設計框架,下層只需依照既定模式,在框架內稍作調整,久而久之,便扼殺了創意,導致倒模式罐頭設計的發生。加上香港人與台灣人不同。台灣人不介意慢慢研究、雕琢;香港人最緊要快,設計高層為了趕工,要求下層同事依照成功率最高的設計模式照板煮碗,令不少抱有理想的新進設計師感到氣餒。

為了鼓勵創意,我們的設計團隊不存在階層觀念,並致力給予年輕設計師自由創作的空間。我們公司一般為客戶提供至少兩至三款設計方案,分別由資歷較深及資歷較淺的設計師提供。對於初入行的年輕設計師,我們會鼓勵他們作出天馬行空的想法,繼而分 A、B team不斷討論、互相挑戰,比較兩者方案,同時構思出第三種方案,期間與客戶保持溝通,務求令設計方案盡善盡美。

因此,對於見客前的準備工夫,我相信比其他同行多出五倍,但我深信這樣才能為客戶創作出美觀而富質感的設計作品。

你認為行業有何其他不足之處?作為設室內計師,你有如何改善的方法?

坦白說,我們的行業在設計及造工上可以很參差,加上香港缺乏法列規範,爛尾、拖延工期等問題時有發生,市面上亦不乏小型公司濫接工程,對客戶保障較少,只能靠設計公司自律。

為了確保準時交貨,我們團隊堅持project schedule是用以遵守的,而非用來更改的。就算出現偏差,我們都要給自己及客戶一個合理解釋。例如早前由於疫情導致運輸延誤,我們便立即釐定解決方案,包括先進行部分工程,或把工程規劃重新整合,盡量令完工期不受影響。

另外是造工。室內設計公司之所以能夠生存,很大程度倚仗造工質素。我們的專業,是作為客戶與裝修師傅之間的溝通橋梁,確保裝修師傅明白客戶要求,並根據我們的交貨標準,而非師傅的準則進行。

C&I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設計貴在細節。我們公司的設計及監工團隊分別有六、七人,均非常重視細節,包括一切低料的質素,例如穿電線、電制箱等。不少偷工減料就由低料開始。

為了確保質素,我們選用相對有保障的歐洲進口電線及防水物料。而家具上的五金配件亦由歐洲或台灣進口,例如奧地利的Blum,非常耐用。作為承托家具的細節,五金配件包含力學考量,其質素與家具的耐用性有莫大關係,不能馬虎。

以門鉸為例,一般門鉸使用數年後便慢慢不受力,導致門板移位;又例如一般售價三千元左右的衣櫃趟門路軌,平均可以使用5至8年,但定價三至四萬元起的意大利進口路軌,卻可以用上十年或以上。

除此之外,時下流行的雲石也充滿學問。我們堅持選用天然雲石,而非人造石,因為人造石缺乏質感及通透感。即使客戶成本有限,我們亦寧願從比例入手,減低天然雲石的使用量,也不建議客人採用人造石。又例如木材,我們選用來自菲律賓的細心芯夾板,因為承重力較強。

設計公司的責任,是為客戶提供選項,而客戶提供的是決定,因此設計師的責任就是引導客人作出雙方都滿意的決定。

你夢想中的設計項目是什麼?

曾經入住過不同特色的酒店,每次給予我不同的感受及想法。因此我希望能夠為舊酒店進行翻新設計,把一直以來的想法融滙到設計之中。

今年住宅設計的主要趨勢是什麼?

受疫情影響,我們接觸別人的機會減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卻大大增加,這令室內設計更傾向以大自然為創作靈感,既要有溫度,亦要舒適,因為我們都渴望一種被大自然環抱的空間感覺。

要成為一位出色的室內設計師,需具備甚麼因素?

首先要找對師傅或公司,更需要擁有尖銳的設計觸覺、創造力、審美觀及空間概念。但最重要的,是設計師懂得如何代入客戶,從他們的角度出發處理項目,如此一來,視覺會更廣闊。

想知道更多關於 #家居改造 #室內設計 #空間運用 資訊,記得追蹤【HomeJournal美好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