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表示儘管中國經濟成長 亞洲復甦之路仍將漫長而艱難

【彭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儘管中國經濟領先全球復甦,但在中期之內,亞太地區經濟產出或許仍將低於大流行病前的趨勢水平。

IMF在對該地區的最新經濟評估中警告稱,由於勞動力市場的參與度下降,因此存在重大下行風險和留下經濟疤痕的風險,最脆弱的人群可能受到的打擊最嚴重。

雖然總部位於華盛頓的IMF表示,亞洲正慢慢擺脫其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但把該地區2020年的經濟成長預期下調至-2.2%,比6月份時的預測低0.6個百分點。下調預期主要是由於印度、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經濟收縮加劇。該組織預計中國今年經濟成長1.9%。

基金組織在其《地區經濟展望》報告中寫道,「恢復到全面產能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提到了人們依然擔心受到感染,社會疏離措施,以及邊境關閉對依賴旅遊業的國家打擊尤為沈重等原因。

「不要過早退出財政和貨幣支持,應該在決策者的日程之上,不僅在中國,而且是全球範圍內,」基金組織中國代表團團長Helge Berger在彭博電視採訪中表示。

IMF對亞洲的悲觀展望凸顯出,即使亞洲是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並且諸如中國和南韓等國家的疫情已經基本上得到控制,但復甦之路將依然非常艱難。

與全球金融危機相比,就業受到的打擊要大得多,婦女和年輕雇員受傷害最嚴重,這也阻礙了經濟復甦。

IMF敦促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繼續為經濟提供支持,稱債務貨幣化可以是一種選擇。

「在通膨率仍然較低的某些情況下,債務貨幣化是適當的,只要它得到了充分的溝通,規模有限度,有時限,並且在一個既可以保持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又不會阻礙貨幣政策的明確運行框架內實施,」報告稱。

當前的危機促使亞洲一些中央銀行,例如印尼央行,直接購買主權債,其他一些央行則表示,在必要情況下可以使用該選項。批評人士說,該政策有可能刺激通膨並削弱新興經濟體的貨幣,從而挫傷外國投資者的信心。

IMF警告,由於亞洲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核心地位,因此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特別是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可能會令復甦中斷。

基金組織表示:「儘管中國的復甦可以促進區域貿易,但是全球成長疲軟,邊界關閉,以及圍繞貿易、技術和安全的緊張局勢加劇,已經使該地區以貿易為主導的經濟復甦前景惡化。」

原文標題IMF Says Asia Faces Long Recovery Slog Even as China Powers Up

(新增IMF中國負責人的評論)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0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