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 MacBook Air 評測:完全滿足不太 Pro 的創作者們到處工作!
高機動性、續航力,又夠強效!
Apple M4 晶片首發在主打超薄機身的 iPad Pro 之後,隔了一陣子終於正式應用到 Mac 電腦之上,給現在定位為最 主流筆電的 MacBook Air 換代升級。在紙面上,M3 晶片和 M4 晶片版本的 MacBook Air 的差異似乎不大?但小編在體驗之後就發現,這幅度足以讓不太 Pro 的創作者們全心擁抱 MacBook Air 系列,能在高機動性、續航力,和強效三者之間完全得到滿足。
👉 M4 MacBook Air 登場:小減價、換裝 M4 晶片、全新「天藍色」
2025 年 M4 MacBook Air 主要更新:
升級 M4 晶片:10 核心 CPU(4 顆高效核心、6 顆能耗核心)、最高 10 核心 GPU、16 核心神經引擎
16GB / 24GB / 32GB RAM
升級 1,200 萬像素 Center Stage 相機:支援人物置中、桌上視角
支援 2 個外置螢幕 + 內建螢幕同時顯示
全新天藍色,另備午夜色、星光色和銀色
我們 Yahoo Tech 連續多代評測 MacBook Air,自 Apple 脫離 Intel、自研 M1 晶片時被其特長續航力所驚艷,到前代 M3 晶片版本時加強了 GPU 表現而支援光線追蹤和支援最多螢幕雙顯示(一內一外或雙外置螢幕)。
到了 M4 晶片世代,Apple 是不免俗地強調 AI 屬性,並且開放內建螢幕和雙外接螢幕,總共三片螢幕同時顯示的能力。這功能聽起來好像只是追落後,但其實以主打輕薄的筆電上,能夠穩定地做到雙外接 Thunderbolt 4 的 4K 輸出 + 內建螢幕顯示的,還是一個挑戰。
能夠做到三屏顯示,其實已經能滿足到蠻多高要求工作,像是需要同時全尺寸顯示多份文件的報告整理;影片剪輯、圖像創作等多媒體工作。
先別以為報告整理的文書工作是低需求,當要開啟複數包括豐富數據的試算表 / Excel 檔案、圖文並茂的文件時,對於電腦的算力和 RAM 壓力是相當之大,特別是當有更多顯示空間時,使用者更會自然為之地多個幾個視窗。
Apple Silicon 現在對於影片剪輯和圖像製作工具的支援在多年的演進後已經相當完善,老牌 Adobe 早已把 Premiere Pro、Photoshop 等移植至原生版本,後來也拉攏了 Black Magic 旗下的 Davinci Resolve,新生代創作者愛用的 CapCut 等都有上架。
小編雖然不以影片創作為主,但使用 Adobe 套件已是工作日常,同時翻查多份文件資料更是基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隨時隨地、無憂使用。Apple 本來就主打 Apple Silicon 能在電池模式下,仍然可以全速運作,而 MacBook Air 前代新增了 15 吋的更大螢幕版本後,其實已經能夠滿足單機使用,起碼預覽、時間軸等工作區的有著一定尺寸顯示。
現在把 M4 MacBook Air 帶到辦公桌前,能夠任性地擴展桌面空間,把需要的資料、文件都盡情打開,保持通訊軟件上線,其實已經有著桌機般的使用陣勢,不需要作明顯的取捨。
硬件上的另一升級是與 MacBook Pro 同級的 12MP Center Stage 視訊相機,能夠主動追蹤主體和動態調整置中畫面,而且還有模擬投影機俯瞰拍攝的桌上視角功能,在匯報時特別實用。
當然,工作上有極高運算需求的工程師、對畫面色準更有要求的影音創作者等,MacBook Pro 還是能讓你工作時更順心的選擇。不過對於小編這種時而在辨公室、時而在家,甚至會在通勤路上拿出筆電使用,有更高機動性的 MacBook Air 反而是更佳方案。
更多內容:
開箱片|M3 晶片版 MacBook Air 實測:強調 AI 應用,只為狙擊 Windows 筆電
M4 MacBook Pro 評測:更新看不見?其實就在眼前!(納米紋理玻璃防眩光、亮度範圍提升、桌面視角更簡單)
緊貼最新科技資訊、網購優惠,追隨 Yahoo Tech 各大社交平台!
🎉📱 Tech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ahootechhk
🎉📱 Tech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ahootechhk/
🎉📱 Tech WhatsApp 社群:https://chat.whatsapp.com/Dg3fiiyYf3yG2mgts4Mii8
🎉📱 Tech WhatsApp 頻道:https://whatsapp.com/channel/0029Va91dmR545urVCpQwq2D
🎉📱 Tech Telegram 頻道:https://t.me/yahootec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