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of Hong Kong】廢墟攝影師

我叫 Eric Ho,現在 26 歲,平日當文職,閒時是一位廢墟攝影師。

約在九年前,有人在網上討論區張貼了一些荒廢地方的相片。看到的那一刻,我就被吸引住,立刻想辦法找出那地方,最後找到了灣仔一幢荒廢的樓宇。踏入單位後,時間彷彿凝住了——昔日的傢俬和設備仍完好保存,只是沒有人居住。就似是電影中世界末日、人都突然消失的場景。那時我想:原來香港鬧市仍然有這些空置的空間,感覺很奇妙。

我就此展開了廢墟攝影的探索旅程。讀書時期的我,對廢墟攝影很狂熱,一找到新地方就會立即起程,一星期會去四、五趟。不過去廢墟也要小心,一些空置太久的地方日久失修,或會有石屎剝落,甚至有倒塌的風險。所以,平日我也會夥拍朋友,二人同行,互相照應。

後來,我認識了其他廢墟攝影愛好者,與他們一同開設了《空城記》專頁,想與人分享這些「歷史檔案館」紀錄。我喜歡香港歷史,去廢墟前後也會做功課:出發前會查一查背景資料,回家後又會想更了解某些事物。一般而言,每個廢墟我都會去兩、三次,甚至上十次,慢慢欣賞整個地方。

說到我最喜歡的廢墟,是位於清水灣的片場,那是我在香港去過面積最大的廢墟。裡面分成數幢大樓、不同部門,簡單走走也會花上三、四小時。走到片場,會見到電影菲林、海報、道具、甚至寫有影星名字的服裝,就像時光倒流,回到香港電影最光輝的年代。不過現在片場正式清拆。它代表了港產片的輝煌歷史,雖被評作一級的歷史建築,但最後並沒有完整地保留下來,只能說是一種遺憾。

廢墟攝影對我來說,就是記錄這些快要失去的東西的方式。或者大家總會感覺香港失去了很多,但我想藉著相片告訴大家,其實香港還有這些景象。

我也曾到切爾諾貝爾、台灣、日本等地探索。在外國,我會探索一些較宏偉的廢墟,像是酒店、遊樂場,那些在香港較少見;而在香港,我就會到空置學校、老唐樓等較地道的地方。我習慣紀錄廢墟的變化,在不同日子,以同一個角度拍照,希望由那地荒廢、到重建、到重建完成都留有一個詳盡紀錄。

每到一個廢墟,除了拍下它的外觀及環境,如果碰巧見到一些舊物,也會拍下來讓大家懷舊一下,例如平日很常見到 5、60 年代的物品,當中我見過最具歷史價值的,應該是一張 1912 年港督 Henry May 的照片,能與歷史來一個真實連結,比起看書或看博物館來得更震撼。

或許大家都帶著不同的目的來到廢墟,但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尊重那個地方。

撰文:蒲
圖片:受訪者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
活過不白過
Follow us on IG:https://bit.ly/2yjkquY
___________________

#OnlyLiveOnce #Peopleof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