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of Hong Kong】24歲磨刀師 Kenneth:只願人人有利刀用

每次鄒俊豪(Kenneth)上門為人磨刀,對方都嚇一跳:廿歲出頭的𡃁仔,信不信得過?事實證明,無論鈍刀、崩角或生鏽,經他專心施法後都能起死回生,更不吝嗇將背後原理娓娓道來,形容詳盡而具畫面感,猶如解謎。

因此與其稱他為「磨刀師」,不如說是「認真師」。拆解事物為他所好,踢波,玩音響,組裝電腦,連打機也偏好劇情推理類,從中抽絲剝繭。四年前開始鑽研磨刀,也是如此。

當年他在廚藝學院讀西廚,學校的刀無張利。一切,硬碰硬,刀隨洋蔥皮滑走,番茄裂開爆汁,雞皮拖曳,劏魚得大大力劈。他請教老師,發現磨刀施力不均,角度歪斜,招致損耗。此事喚起他的研究魂,翻書刨片,苦練三月,終掌握利刀要義,助人自助:「刃口尖頭變圓,面積增加,力度分散,就切不開,所以磨刀時手要穩,將刃口削至 V 型,兩端對稱,力度自然集中。」

老師見他瘋狂練習,半開玩笑問,不如出去收錢幫人?他上網號召街坊,怎料反應熱烈,順理成章變成正職,每周上門三四次,隔週擺檔。他共有十三塊磨刀石,號數愈大,粒子愈細,常用的僅三四塊,配上磨刀座、修飾毛邊的蕩刀板、噴水壺,用作潤滑降溫。平時出發親戚家,他也會袋幾塊石,踢波中途又會問隊友,練功之餘造福人羣:「不是沉迷磨的過程,而是喜歡幫到人。」刀刃經他手總是變得異常鋒利,見對方「嘩」一聲表示滿意,他就滿足。

每次磨刀都是奇遇,客人來自各行各業,人地刀皆新。他曾遠征壽臣山豪宅,樓底兩層高,廚房有五個工人,十幾人在水晶燈下圍坐長桌開飯,「似足《溏心風暴》,香港嚟㗎?」有人家中雜亂,就擔凳到平台起壇。收藏家的寶刀源自宮本武藏年代,刃長八十厘米,即家用刀的四倍。

見識愈廣,他就愈覺渺小,意識到天外有天。「識磨不難,難在專業。這行沒證書,靠接觸刀種多,持續千百次都達標,不會磨花,就是專業。」重點要肯定強項,更要認清侷限,取中庸之道,善刀而藏之。就如西廚不諳煮咕嚕肉,讀新聞未必做主播,最近受邀合賣韓國牛肉,他拒絕僭越:「識用刀,不代表是切肉專家。」他的專頁叫「鄒身刀。張張利」,實情只想專注「磨刀」這把刀。

「世上有太多『意想不到』的職業,但它們的存在很合理。旁人覺得神奇,純粹是太多思想規範,而知識未普及。」有客想學,他索性開班:「護刀手勢正確,刀具就不常損壞。」不論磨刀或教人,他都有板有眼。「別人常說,你姓鄒注定食呢行飯!但如果我住英國,可能踢緊英超呢!是命運驅使。」

其實他原先讀電腦,讀落不似預期,退學轉攻廚藝。想做甜品,卻收生滿額,便選西菜。初時躊躇滿志,後期發現比起下廚,更多時在勞動,又易被罵。他明白紀律之必要,但始覺緊張氣氛不合自己。想過做足球教練,磨刀卻機緣巧合成了首份全職。

一路走來,順其自然,熱愛就一頭栽進。「一定有累的時刻,就如做運動會氣喘,但喜歡就不覺辛苦。」遙遠未來,他想在十八區設立磨刀站。無他,就是想「人人有利刀用」。


撰文:馮婥瑤
圖片來源:由受訪者提供(@goodknife.hk)

___________________
活過不白過
Follow us on IG:https://bit.ly/2yjkquY
___________________
#OnlyLiveOnce #PeopleofHongKong #磨刀師傅 #磨刀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