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Year To Rethink】劇場人市集 浪漫求生

image

常說「台前幕後」,除了演員,後台還有一眾製作人員負責「台、燈、聲、梳、髮、服」,還有前後的宣傳、市場推廣、設計師。Samuel和Teby兩個都是劇場兒女,今年因疫情暫別舞台多月,自組了「工好合作社」,在大南街樓上開設Fleatre Market,與同樣不能入台的夥伴,在轉行的無奈選擇以外,試試另一種浪漫求生。

數百呎的工作室在周末搖身變成市集,放滿香水、古著、飾物和擺設,通統出自劇場人之手,似乎個個都充滿美術觸覺,手藝了得,「其實好多人入台後或standby時都會做下手作,例如有人會織下嘢。但做嘢好多時要0923(由早上工作至半夜),就要放低興趣。」

Samuel解說。他們平日深藏不露,但其實多才多藝,像負責服裝的會車製環保布藝品;有舞蹈演員編織飾物和手袋;有燈光師醉心曼陀羅,出版手繪畫冊。

所以當他們驀然發現工作室所處的大南街近年興旺起來,變成文青勝地,就把心一橫要搞市集:「至少在樓下咖啡店排隊的人也會上來走走吧。」Teby打趣說道。而本來製作戲服的她,也曾經氣餒迷失,去過學gel甲謀後路,但市集的念頭讓她可以定心下來,繼續留在劇場圈與大家同行。

image

自由工作者「不務正業」?

在他們的市集,不會看見檔主站在貨架後推銷,反而是兩人一狗擔起假日店主之職,代手作人向大家介紹作品。這是因為表演通常在周末舉行,這就是劇場自由工作者的開工時間,所以他們一般在星期五來寄放和簡介貨品,之後就靠二人顧檔口。

「因為想支持劇場復工,這種寄賣形式令他們壓力會小一點,不用佔去太多時間,而且不用一人一檔,小小貨都可以交來擺賣。」這安排亦令樓上店的空間更寬敞,讓人們慢慢細看。二人也會秉持平台的角色,不會硬銷檔主的故事,通常會叫客人跟蹤檔主帳號,慢慢發掘。只在專頁貼出介紹短文時,不忘提及他們的劇場崗位:「覺得都幾得意,想讓人知道他們原來有這樣的另一面。平時當興趣,但因疫情就可以全心全意,把副業當成正職發展。」Teby說。

image
image

有人說自由工作者「不務正業」,但其實只要全情投入,在今天大小興趣也可以是正業。他們分享有一位做香薰蠟燭的朋友,以往只會用循環再用的玻璃瓶盛載,亦只有相熟的劇場友人知道,連專頁也沒有。這次擺檔卻激勵了她重新包裝、研發不同氣味、認真思考發展方向,更在構思聖誕禮品包。

image

搞市集,是想有返劇場感覺

二人近三個月來的星期五晚都得佈置市集,有時待至深夜,周末都在擺檔,平日要在專頁出文,還對每件貨品的特點倒背如流。問他們值得嗎?「想賺幾蚊,有餐下午茶就當贏,而家都好記得第一次『出糧』去食牛雜慶祝。」Samuel笑說。而Teby則由衷地說:「看到有人欣賞產品,好替店主開心。」劇場圈子細,大家都是彼此認識的同路人、好戰友。曾有街外人想來寄賣但遭到婉拒,「這是情意結,都想先幫助大家,我們和檔主間有個連繫,不想這是純粹的商業合作。」

image

Samuel憶述搞Fleatre Market的心態就像籌辦一次演出:「當時停工,好耐無入台,想有返劇場感覺。」他們由構思到開門僅花了短短一個月,全靠骨子裏的劇場人精神,「就是轉得好快,因演出的準備時間和排練都好短,星期一set好,一星期就拆。所以大家轉數好快,有種行動力。」跳舞台板變身貨架、設計師畫海報、編劇兼導演潤飾文案、燈光和佈景擺位佈置,就似劇場「埋班」般各部門齊心合力,他們形容這是「角色身分轉換」的修練,「劇場就是這樣靈活走位,Teby有時幫下道具,我有時去抬下燈,互相幫忙。」

「工好合作社」這名字正正寄寓劇場人的靈活,賣的是「手工好物」,不規限在手工藝品,按各人興趣自由發揮,就連招財貓迷也可以在這擺賣他從日本蒐羅的珍藏品。而「合作社」承載的精神在這一年更別具意義,他們和一眾市集幫手和檔主,在這困難時刻堅持不轉行、不放棄舞台,也沒有自己顧自己,而是互相撐住,為同業出一分力,在2020年繼續浪漫,「目標希望擺到聖誕節啦!」

image

Facebook : 工好合作社

撰文:Fong Sun
攝影:汐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