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link satelliteSpaceX 在經過了數個月的等待後,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終於核發下了 Starlink 衛星手機網路的許可,然而並非如 SpaceX 期待的是完整的營運許可,而是僅讓 Starlink 衛星進行測試而已。 具體來說,SpaceX 只能在衛星發生的 10 天內,在 1910-1915MHz 及 1990-1995MHz 這兩個頻段,對衛星的天線進行測試,以確認天線的功能正常。同時,SpaceX 必須要避免測試造成對其他服務...
Falcon 9 launch Steve Nesius / reuters 亞馬遜在週五時宣佈,已與 SpaceX 簽訂合約,為其 Project Kuiper 衛星網路計畫,發射三批的衛星。這是個相當出乎意外的發展,畢竟不僅是 Project Kuiper 與 SpaceX 的 Starlink(星鏈)衛星網路相競爭,同時 Jeff Bezos 也是火箭公司 Blue Origin 的創辦人,亞馬遜實在沒理由交給 SpaceX 來發射。 追根究底,這還是因為所有亞馬遜...
(法新社洛杉磯1日電) 南韓今天搭載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火箭發射第一枚軍事間諜衛星,繼上週北韓發射首枚軍事間諜衛星後,加深朝鮮半島的太空競賽。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獵鷹9號(Falcon 9)火箭載運這枚南韓偵察衛星,今天在加州范登堡太空基地(Vandenberg Space Force Base)發射升空。
(法新社德州波卡契卡18日電) 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今天進行無人太空飛行器「星艦」第2次試射,首次進入太空,在數分鐘後失去聯繫,但以爆炸收場。SpaceX今天進行新一代太空飛行器「星艦」第2次試射升空。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以及飛船集成系統,當地周末進行第二次試驗發射。升空後,火箭的第一級與第二級成功分離,但隨後助推器與飛船先後爆炸。 星艦發射升空後,與任務控制中心失去聯繫,網絡直播升空過程的SpaceX主持當時形容,已經失去火箭的第二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隨後證實,星艦火箭系統在得州發射時發生事故,異常情況導致飛行器失聯,暫未有人員傷亡或公共財產損失報告。管理局又說將監督SpaceX領導的調查...
自四月首飛以來,已經超過半年沒有新進度的 SpaceX 新一代巨型火箭星艦(Starship),在經過強化發射架、改善火箭設計及沒完沒了的官方審核後,終於在稍早進行了第二次試飛。
(法新社華盛頓11日電) 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表示,公司打造的史上最強大火箭「星艦」(Starship)4月試射行動以在半空爆炸收場後,現打算於下星期再度進行試射。SpaceX昨晚於社群平台X表示:「星艦準備最早於11月17日發射,正等待最後的官方批准。」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SpaceX 與歐洲太空署(ESA)簽訂了合同,將用 Falcon 9 火箭發射四枚 Galileo 系列導航衛星進入軌道。
SpaceX 不僅希望今年內就能突破 100 次發射的大關,而且甚至還設下了明年一整年發射 144 次任務的目標。這平均下來是一個月 12 次發射,或是每週都要接近三次發射了。
【Now新聞台】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再度試射新一代載人太空船「星艦」失敗。 長121米的「星艦」在SpaceX位於美國得州的基地發射。SpaceX表示,推進器於與火箭分離後爆炸,隨後火箭繼續飛行和首度成功進入太空,不過於發射約8分鐘後,火箭與地面失去聯絡,SpaceX確認發射失敗。這次試射無搭載太空人原定目標是火箭發射後,送太空船穿過大氣層進入太空,最後讓太空船墜落地面。SpaceX計劃由「星艦」執行美國太空總署搭載太空人重返...
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星艦超重型火箭,在得州發射升空。 SpaceX正尋求研發一種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把重大約150噸的衛星送上太空,以及把人類送上月球和火星,星艦第二次試飛是研發項目中,多個關鍵測試活動之一。 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是至今全球體積最大、推力最強的運載火箭,高大約120米,直徑約9米,火箭由兩部分組成,底部是超級重型助推器,配備33部猛禽發動機,頂部是可重複使用的飛船。 星艦火箭及太空船整合系統今年4月曾經進行首次軌道...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表示,準備最早在星期五再試射名為星艦的重型運載火箭,目前正等待監管部門的最終批准。 根據SpaceX發布的宣傳資料,一艘新的星艦火箭已經安裝在發射台上。 星艦是至今全球體積最大、推力最強的運載火箭,總高度約120米,直徑約9米,設計目標是將人和貨物送至地球軌道、月球和火星等。今年4月,星艦首次在得州試驗發射,火箭升空後不久爆炸解體。 按照規定,星艦第二次試飛需要美國聯邦航空局頒發發射許可,聯邦航空局已經在上月完成...
(法新社首爾2日電) 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獵鷹9號(Falcon 9)火箭在加州范登堡太空基地(Vandenberg Space Force Base)升空,將南韓首顆偵察衛星送入軌道。北韓官方媒體則說衛星已拍到各種「目標區域」,包括美國白宮和五角大廈,以及南韓、關島和夏威夷的美國軍事基地,還有南韓首都首爾等城市。
南韓自主研發的首枚軍事偵察衛星在美國加州發射升空,衛星之後成功與地面通訊。 衛星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搭載,當地周五早上10時許在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韓聯社引述國防部說,衛星大約4分鐘後進入軌道。這枚衛星將在距離地球400至600公里的軌道運行,能夠探測小至30厘米的物體。 南韓計劃在2025年底之前再發射4枚偵察衛星,加強對北韓的偵察能力。 外國通訊社認為,繼平壤上星期發射自己第一枚軍事偵察衛星之後,朝鮮半島的太空競賽愈演愈烈。
...在總理內塔尼亞胡的陪同下,到上月初被哈馬斯突襲的村落視察。他又在總統赫爾佐格的陪同下,會見人質家屬。赫爾佐格表示,馬斯克在全球打擊反猶太主義方面可以發揮巨大作用。馬斯克就表示,必須採取一切要的措施,阻止仇恨傳播。 以色列通訊部長卡希表示,已與馬斯克達成初步協議,未經以色列批准,馬斯克的SpaceX不會在加沙啟動「星鏈」衛星網路服務。 卡希表示,這項協議對於每個希望為後代建立沒有邪惡、沒有反猶太主義的更美好世界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
(法新社華盛頓20日電)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在臉書母公司Meta推出的社群平台Threads上首度發文。拜登在他81歲生日當天發布的首篇貼文中說道,「大家好,我是拜登總統。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儘管人工智能(AI)進展神速、看似無所不能,卻有一些人性核心問題暫時未能解決,例如「理念矛盾」和「權力鬥爭」。話說ChatGPT母公司OpenAI剛於周末上演高層大地震,兩位靈魂人物、主席Greg Brockman及CEO Sam Altman同時被炒,據報圍繞AI發展應該「安全優先」抑或「速度優先」,董事會和兩名管理層存在分歧。此外,OpenAI原本屬非牟利組織,後來轉型為一半牟利、一半非牟利,頂層結構複雜,亦是這場風波背後的原因之一。 OpenAI高層大地震 OpenAI由...
(法新社荷蘭愛因霍芬14日電) 在氣候危機、核子末日或隕石突然來襲的威脅下,人類顯然必須尋找地球以外的替代行星;但荷蘭企業家艾德布洛克說,人類首先得學會在太空中安全繁衍。要實現安全的太空性行為極為困難,但艾德布洛克有自信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人類寶寶在地球以外的地方誕生。
(法新社舊金山17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赴美,期間與美國總統拜登長談,並獲商界領袖熱烈歡迎。在美國,貓熊一向是動物園裡極受青睞的動物。
(法新社華盛頓17日電) 白宮今天譴責社群媒體平台X老闆、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可惡地宣揚」反猶太主義。爭議不斷的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及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大亨馬斯克日前回應前身為推特(Twitter)的社群平台X上一則反猶貼文,稱發文者「說出實話」。